楼主: 大乌珠

杭州知青纪念馆 展示陈列文案 (征求意见稿)

[复制链接]

669

主题

1万

帖子

2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8086
 楼主| 发表于 2018-4-15 09:50:33 | 显示全部楼层
青春档案:浙江兵团三师九团杭州知青劳动生活


人物:杭州江城中学赴浙兵三师九团知青
地点:浙北、安吉县、鄣吴(临近安徽广德县)
时间:1970年—1971年
农活:插秧、耕田、拔草、积肥、除虫、施药、割稻、打稻、垦荒
      砍柴、养猪、放牛、种菜、养蚕、采茶……
住所:简陋平房、睡上下高低铺
主食:大米多为陈米(久贮的战备米)
蔬菜:单调乏味、每餐蔬菜为主,每周吃一回猪肉
规定:一年中只能探亲一次。平时不许戴手表、穿皮鞋、着奇装异服……等(“兵团战士”不穿军装,但接受现役军人的军人式管理)

青春档案运肥记(十三团种场杭州知青生活)

人物:浙江兵团十三团某鱼种场杭州知青
地点:淳安县、新安江水库
时间:1970年10月—1971年
口述:去县城运肥料是我们的主要工作之一。运肥的木船大约有十米长、两米宽、船头船尾各铺有舱板。船舱内可装下50担肥料,我们管他叫“五吨船”。那时候,整个淳安县基本不通公路、运肥只能靠船。从连队到县城130里的水路,硬是靠我们一浆一浆地将船划去划回。小路通常要划上2天。中途过夜时,我们就把船停在避风的山湾里,船蓬里那块不到2米宽的船板,就成了3个人的床。露宿船上、夏天还好过些,冬天寒风凛冽,船蓬根本就不挡风,身下又是冰冷的光板,把人冻得够呛。……返回时满船的人粪尿、阵阵粪臭扑鼻而来……。我们又困又乏、倒头就睡。早晨起来,一抖被子,十几条蛆便从衣服和被子里掉了出来。我们到淳安县城排岭(现千岛湖镇),积肥挑着粪桶,大街小巷、码头附近到四处转悠。碰上路远的,挑一担肥要个把小时才能打个来回,一只“五吨船”,装满要两天,挑着百把斤的粪担子走在排岭石阶路上可真不轻松。(李子等)

不要曲意求人重视,不怕忍受被人忽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69

主题

1万

帖子

2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8086
 楼主| 发表于 2018-4-15 09:51:27 | 显示全部楼层
                                (五)难忘小山村


青春档案淳安插队杭州知青劳动生活
人物:最后一批落户淳安县姜家公社的杭州知青30人左右
地点:淳安县姜家公社(集体农场,位于千岛湖畔)
时间:1975年
工作:种油菜、玉米等(锄草、浇水、积肥等)
伙食:每月能吃上一餐红烧肉,每人半斤。
特别任务:附近小镇上的厕所全归农场管理。男知青每月要负责清理街上大小厕所一次。届时天不亮队伍就上街。一批人分赴各个厕所淘粪,一批人去很远的新安江水库头挑水。掏粪结束,便开始清洗粪坑。然后大家把粪便挑回农场(农场离街上5里路)
星期天:杭州知青们结伴上街。男知青常爱吃盘炒面(花半斤粮票、
五毛钱)。女知青常爱吃碗馄钝买两只面包(花掉三两粮票、
两毛钱)
离别:1978年后,杭州知青全部离场返城

青春档案桐庐插队杭州知青劳动生活
人物:杭一中(杭高)下乡插队知青(老三届初、高中生)
时间:1969年(60年代末期)
地点:杭州市桐庐县合村人民公社
农村状况:全公社4000余人仅有两辆自行车(公社及邮电所各一辆),农民男正劳力全年工分仅值200元,多子女家庭常“倒挂”。不少社员家“辣椒当油炒、火炉当棉袱”,七八岁男孩还穿开档裤。
主要工作:种稻、插秧、放排、挑猪粪、挑谷等。
主食:每天一顿米饭、两顿掺有罗卜或番薯条的稀饭。
蔬菜:整日整月青菜、腌菜、萝卜当家,偶尔吃些野菜。一个月能吃
上一二次猪肉(大多是肥肉)就算遇上好房东了。
收入:某知青第一年出勤297天,第二年出勤301天,第三年出勤304.5天。三年日分红值得0.76元至0.65元之间。全年收入200元左右,扣掉口粮钱(含番薯、大豆等杂粮)、年终最多能分到100多元(但村里只能兑现四分之一)。


青春档案人生磨难第一次(余杭双桥知青)
人物:杭州农村插队知青(老陈等)
时间:1964年9月21日
地点:余杭县三墩区双桥公社
口述:“第一次割稻子,晚上回去没有一个能伸直腰的,干完一天农
活还要自己烧饭。
      “第一次施肥,猪圈和羊圈里面的粪便,施肥都靠手,手上的
气味和腊黄色根本就洗不掉。
      “第一次修水渠,挑担子可是苦力活,大伙都细胳膊细腿的,特别是女同志根本吃不消。”……
      “当时下乡的知情大多数十七八岁,最小的13岁,面对繁重的苦力活。却没有一个人叫过苦。”

不要曲意求人重视,不怕忍受被人忽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69

主题

1万

帖子

2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8086
 楼主| 发表于 2018-4-15 09:54: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三、  

[简介]:“战天斗地”馆,主要包括“激情燃烧的岁月”(老照片)和“广阔天地炼红心”(农具馆)两大板块。重点反映杭州知青的开拓、进取、奉献精神。当年在农村、边疆、兵团广阔天地艰苦劳动、争先创优、改造山河、秋收夏种等历史场景、典型事例,己构成杭州老知青们永远难忘、引以为豪的回忆。

[知青心声]这是一段刻骨铭心的艰难岁月,这是一片永远抹不去的青春伤痕,这是一笔人生难以获得的特殊财富。因为有了这一回,我们的人生坎坷而多彩,后半生再没有过苦难的感觉。(晓雪)


[设计说明]本馆以展示知青老照片为主。宛如当年的光荣榜、英雄墙、宣传廊。老照片均应标明时间、地点、单位、人物和事件。可设两块触摸屏,内存上干幅老照片和大量知青题材电影、电视剧剪辑、节选资料,供观众自主选看。背景音乐可选毛主席语录歌、大海航行靠舵手、我是一亇兵、兵团战士歌等红色老歌。让人心潮澎湃,仿佛回到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抒发无限革命豪情。
1、 激情燃烧的岁月
主题照片举例:(计划选图100例  2000字)

天寒地冻、顶风冒雪、
披星戴月、挥汗如雨、
斗志昂扬、意气风发、
你追我赶、争先恐后、
高歌猛进、流血负伤
雪夜巡逻、夜半哨声、
蚊叮虫咬、伐木正忙
打靶归来、落日余晖
站岗放哨、备战备荒
喜庆丰收、稻麦进仓
学习毛选、心明眼亮


2广阔天地炼红心
---杭州知青农具陈列室

[设计说明]农具室应按西北、东北、江南地区分类陈列(划分几个独立空间)。如确实难寻真品实物,可根据照片仿制一些或用照片替代。


杭州知青在宁夏用过的镰刀
宁夏农村用的镰刀并不像新月,不是弯的。镰刀把是用杏木做的,利用天然的一个分支节疤,巧妙地变曲成型。好的镰刀把黑里透红,油亮油亮的,它比镰刀值钱,有几户农家使用的是上辈传下来的镰刀把。                                   (古朱)

杭州知青在宁夏用过的背兜
宁夏的背兜是两根弯曲成U字形的柳条交叉作为骨架,再编以芨芨草而成的。单肩背兜一般作为家用,用于捡粪、积肥。双肩背兜一般用于短途运输,挑渠修路时使用最多。(古朱)

杭州知青在宁夏常用的铁锹
宁夏农村常用的铁锹有手工锻制和机器制两种。锹在大田劳动中用处最大,不论是翻田挖垡垃,还是挑渠开沟,都少不了它,锹把是用柳栽子做的,上面还按个锹拐,使用起来很顺手。(古朱)
杭州知青在宁夏常用的铁锨
宁夏农村用的铁锨主要是用来铲东西的。锨把要比锹把长得多。锨主要用于装车和卸车。开春时,大车小车把粪肥运到地里,分成一小堆一小堆的,然后就用锨把它均匀地撒开。木锨也有,主要用于打谷场上,扬场时用。                           (古朱)

杭州知青在大兴安岭伐木用的油锯 (计划100字)
杭州知青在大兴安岭伐木用的斧头 (计划100字
杭州知青在浙江农村用过的扁担、 (计划100字
杭州知青在浙江农村用过的粪桶   (计划100字

杭州知青在浙江农村穿过的   (计划100字)
杭州知青在浙江兵团常用的镰刀、 计划100字)
杭州知青在浙江兵团用过的铁撬   (计划100字)
(计划实物及文字说明50例左右,3000字)


不要曲意求人重视,不怕忍受被人忽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69

主题

1万

帖子

2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8086
 楼主| 发表于 2018-4-15 09:57: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四、


[简介]:“阳光雨露”馆,主要包括“干革命靠毛泽东思想”、“阳光雨露润我心”和“梦圆时分”三大板块,重点反映杭州知青的政治生活和命运。局部展现特殊年代(文革中、文革后、新时期)杭州知青在党和政府的号召、教育、关怀、重视下的特殊成长过程,同时体现新时期、新世纪杭州知青政策问题、遗留问题逐步妥善解决的苦乐悲欢过程。

[知青心声]人生道路,无论顺境逆境,只要向往光明,就会有鲜活蓬勃的生命,迎来阳光、雨露和早晨。(国光)

(一)干革命靠毛泽东思想
实物:当年学习过的毛选、毛主席语录、红旗杂志、人民日报等
图片:学习毛著、讲用会场景。老宣传画     (计划10幅)
实物:当年珍藏的毛主席像章、学习笔记等   (计划100种)
(二):阳光雨露润我心
----杭州市关心与调整上山下乡知青政策概况

1966年9月
杭州市组织250余人的各界人民代表团,分赴桐庐、临安、余杭、富阳等县,对2800余名下乡青年进行走访。
1965年10月
杭州市下乡知青的安置补助费分别提高到230元和160元,到山区或海涂新建队的人均400元。规定口粮由国家给予差额补贴;人均补助建房木材0.3立方米。入冬以后,国家又发放了大量布票、针织品和棉花,基本上解决了下乡知青的棉衣、棉被等。
1965年12月22日
市人委组织慰问在本市下乡的知识青年
1966年1月
市慰问团赴宁夏农村慰问杭州知识青年
1968年12月
市革委会决定,对在杭州地区七县农村插队落户的城镇知青,人均补助木材0.5立方米,布票4市尺,蚊帐两人一顶。
1970年秋
省、市大学招生改为“推荐工农兵学员上大学”的政策。实行群众和领导审查批准相结合的办法(直至“文革”结束)
1970年10月23日
市委常委会批准市上山下乡办撤消关于“老三届”毕业生鉴定中“具有资产阶级派性”等内容。
1973年4月24日
中共杭州市委下达(1973)91号文件。规定有四种特殊情况的男女青年可以暂不动员下乡(例:独生子女、已有多子女支农的,父母死亡或病残的等等)。
1973年10月21日—11月17日
杭州市委组织12600余人,对知青上山下乡工作展开大检查,其中对309个公社、3461个生产大队的41000余名知青进行访问。
1973年
杭州市对城镇的知青回农村老家落户的、到农村插队或建立集体所有制场(队)的,人均补助480元;到生产建设兵团和国营农(林)场的,人均补助400元;到高寒地区的,每人增加40元冬装补助费;去省外边远地区插队的,每人补助两次探亲路费,由安置地区报销。同时对下乡插队和城镇回乡生活不能自给的知青,人均一次性补助100元,未建房的补助200元。从1973年起,杭州市明确城镇知青在下乡的头一年口粮由国家统销供应,每人每月20公斤,食油按安置地城镇定量标准供应。
1974年7月19日
省、市里组织首批4000名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带队干部赴杭州地区各县农村,协助当地做好知青工作。
1974年10月
市革委会对城镇中学毕业生的分配问题作了若干规定,适当扩大了留城面。市委通知要求对确定动员下乡和不动员下乡对象,均应经群众评议、领导批准、张榜公布。今后招工,一般均从下乡两年以上的知青中招收。
1977年8月
杭州成立留城青年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新的留城知识青年安置政策。(安置方式有顶替农民工、到集体所有制的工商服务单位、全民企业计划外用工等)。
1977年11月
杭州高校招生制度重大改革。

不要曲意求人重视,不怕忍受被人忽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69

主题

1万

帖子

2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8086
 楼主| 发表于 2018-4-15 09:58:24 | 显示全部楼层
1978年12月
杭州市对凡只有两个子女的,父母双亡的,归侨学生,中国籍的外国人子女,均不列为动员下乡对象;三个子女家庭动员一个,四个以上子女家庭动员两个,允许选留;多子女家庭已有两个子女上山下乡过的,其余子女不再动员;现役军人、大中专院校学生,在计算家庭子女人数时可以剔除;病残不能参加农业生产劳动的和家庭确有特殊困难的可以照顾留城。同时,对下乡知识的安置补助费提高到人均580元。
1979年1月
杭州市贯彻“调整政策、缩小范围、广开门路、妥善解决”的方针,明确今后城市中学毕业生的安排,按照“进学校、上山下乡、支援边疆、城市安排”四个面向的原则,不再搞过去那样的上山下乡了。同时,积极创造条件,千方百计广开门路,大大加快了知青就业安置进度。
1979年起,杭州市停止动员知青上山下乡,并对下乡的城镇知青,采取就地或回城镇安排工作;对支边插队的知青,进行“病退”、“困退”、“特照”等方式处理。其中对1972年前下乡的老知青,照顾招工优先安排就业。从1979年起,又对跨省、跨地区插队的未婚知青,采取“困退”方式回杭。对一户有三个子女支农支边的,在招工中以“三招一”办法安排回杭州。
1980年
杭州知青工作重点主要是抓紧做好农婚知青的安置工作,使其有固定的收入,并转为城镇居民户口,吃商品粮。大批上山下乡知青按政策回城安置就业,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拥护,促进了社会安定团结。
1985年9月
市府规定已返城的原插队农婚男知识青年,可以在配偶所在地就地转一名15周岁以下的子女为城镇居民,由国家供应商品粮。
1991年
杭州市政府开展了知青子女返杭落户就业工作,使绝大部分知青子女回杭州落户就业。
1999年2月5日
市劳动局下发《关于原杭州知青子女回杭入户遗留问题的通知》。
2001年5月14日
杭州市计委、劳动局下发《关于继续进行技工学校扩大招生的通知》,扩大招生对象主要为省内城迁孙辈和省内各地原杭州知青子女中的应、历届初中毕业生。
2003年6月25日
市府办公厅转发市人事局等单位关于做好我市大中专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意见的的通知。通知中提及中专毕业生系原杭州知青子女的……可在市区就业,其进杭落户报市人协办市核处理。
2005年2月28日
市劳动局、民政局、财政局、信访局联合下发《关于调整农婚知青生活困难补助费标准的通知》。
2006年9月7日
萧山区劳动局、政局、信访局下发《关于调整原农婚知青晚年生活补助费标准的通知》。
2007年—2010年
杭州市政协多次调研杭州知青上山下乡情况,征集编撰有关史料。多次向省政协、市政府反映杭州返城知青待业、下岗、病残、无房和农婚知青生活困难等情况。市委市府领导多次听取各方意见,逐步研究,制订相关政策。市长联络员屠谓泉、市政协“黄炳元委员工作室”,省政协委员黄亚洲(全国知名作家)等发挥了积极推动作用。
2011年3月5日
市信访局、劳动局、民政局、财政局联合下发关于“农婚知青”人员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通知。
实物:党和政府历年关于知青的政策文件  (计划10份)

不要曲意求人重视,不怕忍受被人忽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69

主题

1万

帖子

2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8086
 楼主| 发表于 2018-4-15 09:58: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梦圆时分
大学梦圆、招工梦圆、
顶职梦圆、病退梦圆、
特照梦圆、返城梦圆、
探亲梦圆、商调梦圆
   
(计划图文 40幅 1000字)

不要曲意求人重视,不怕忍受被人忽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69

主题

1万

帖子

2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8086
 楼主| 发表于 2018-4-15 09:59:42 | 显示全部楼层
                                                    五、


[简介]:“返城生涯”馆,主要展现“老知青·新职业”。重点反映杭州知青返城后自尊、自强、自立、自新的艰难历程。局部展现绝大多数杭州知青返城30多年来的普通、低层市民生活状况(谋生、待业、、下岗、打工、求学、经商、创业等)。反映广大知青因上山下乡而缺文化、少技术、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处于弱势、劣势的真实境况。同时颂扬老知青们自力更生、自强不息、逆境有为、勤奋创业的人和事。

[知青心声]我们反思人生,面向市场,青春的舞台还在延续,平凡不是我们的理想。人生成功的希望还在燃烧,激情就是力量。(天民)

设计说明]展廊弯折多变,走道似通非通,色彩纷乱偏冷、灯光偏暗、宛如迷宫,给人沧桑、迷惑感,象征知青返城后的谋生之路艰难曲折。

(一)杭州上山下乡知青脱离农村后的去向 (计划300字)

(二)老知青·新      

打工的、 卖菜的、
卖肉的、 修车的、
理发的、 炒菜的、
打饭的、 拉车的、
扫地的、 踏三轮的、、
养猪的、 卖服装的、
教书的、 卖香烟的、
当保安的、开小店的、
摆地摊的、做小生意的、
跑江湖的、办公司的、……

(计划图文36幅、1000字)。


青春档案临时工与“八角头”

人物:北大荒支农返城知青(相宜等)
地点:杭州·运河北岸、某化工厂
时间:20世纪70年代
口述:回到杭州后,街道安排我去某化工厂做临时工,每天报酬八角整。听到这消息,别提多高兴了,恨不得蹦起来。三班制对下
过乡的知青来说,算不了什么,有饭吃,有工资,岂不比农村
强百倍?……除了休息天,扣了伙食费,第一个月工资20元
上交母亲,看到母亲的笑脸,好生欣慰,终于可以自食其力了。

青春档案:下岗      (计划200字)

不要曲意求人重视,不怕忍受被人忽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69

主题

1万

帖子

2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8086
 楼主| 发表于 2018-4-15 10:04:04 | 显示全部楼层
六、 ·重 逢 馆


[简介]:“欢聚·重逢”馆,主要包括“牵挂、回访:我的第二故乡”和“重逢、欢聚:最难忘知青情”两大主要板块。重点反映杭州老知青的精神世界、感情生活。局部展现杭州知青历年重大纪念、聚会活动场景,反映杭州知青非常时期同甘共苦、并肩战斗凝聚的深厚情谊,以及对第二故乡父老乡亲们们怀念、感恩之惰。
[知青心声]漫漫十年的历程里我们的同学情、朋友情、战友情、兄弟情、姐妹情,所有的情感揉合凝聚成一种纯粹的生死与共的友情,没有此经历的人永远也不会理解这金子般的友情,这份惟独我们才有的友情。人生之中能享受此友情,可谓终生无憾。

设计说明]全馆色彩丰富、明亮、温馨,营造欢乐、喜庆气氛。善于运用对比手法和道具(例:同一人物人群、同一场地住所、同一造型姿态、同一农具衣饰的新、老照片并列。时光间隔30年、40年),创造情景交融的意境和情趣。本馆是纪念馆最轻松、欢快的馆,背景音乐应协调配套。拟设触摸屏一组,内存数干幅欢聚、回访、重逢照片和几百段现场视频,供观众自主选看。


                     (一)牵挂、回访:我的第二故乡

[知青心声]酒越藏越醇香,记忆越久越清晰,北大荒—我越来越想拥抱你!我终有一天会衰老,最后一丝记忆必定是—北大荒的黑土地。(础石)

2001年12月10日
45名老知青结伴抵达长兴县李家巷,重返当年知青点,寻找旧时痕迹。隆重纪念赴浙江兵团三师十团连上山下乡30周年。
2004年7月18日
上午,满载着三百余名杭州老知青的火车缓缓地停靠在黑龙江省虎林车站,受到黑龙江省、鸡西市、虎林市主要领导的亲切会见和各界人民的热烈欢迎。时隔35年,杭州知青再次来到当年插队过的地方看望老乡亲,寻找投资合作项目等。体现了杭州知青对北大荒黑土地的深厚感情。副省长申立国表示:当年知青们在北大荒艰苦创业,奉献了自己最宝贵的青春年华,黑龙江人民不会忘记他们。双方在经济发展上的合作前景:“一定会前景光明”。
虎林市近万名群众自发赶到火车站迎接当年的知青(杭州时报2004.7.19报道)
2004年9月18日
一列600人规模的杭州知青专列在杭启程。在杭州知青赴黑龙江支边35周年之际,终于实现了广大知青的愿望——回访当年生活、工作并为其贡献青春的北大荒。
杭州知青专列为期10天,知青们以当年各兵团、农场和农村插队(县)为单位,赴黑龙江哈尔滨、铁力、香兰、佳木斯各知青点回访、考察。
2005年8月
在杭州知青支宁40周年之际,200多名杭州知青回到魂牵梦绕的第二故乡,父老乡亲们又一次张开热情的双臂拥抱老知青们。

不要曲意求人重视,不怕忍受被人忽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69

主题

1万

帖子

2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8086
 楼主| 发表于 2018-4-15 10:04:57 | 显示全部楼层
2005年12月10日
原浙兵二师七团14连杭州知青100多人回访萧山钱江农场,纪念上山下乡35周年。该连知青多数来自杭三中、长征中学和杭师院(1970年12月至兵团务农),随后盛邀原14连老领导、老战友15人同赴三台山庄聚会午宴,拍集体照。
2009年7月26日
40年前,1969年3月9日,1018名杭州知青赴富锦市插队落户。40年后,杭州知青再次踏上黑土地,回访第二故乡。2009年7月26日晚6时,满载着307名杭州知青的七辆大巴车驶入黑龙江省富锦市中央大街。全城锣鼓喧天、载歌载舞、像过年一样热闹。锦城人民用最热烈的欢迎仪式迎接阔别40年的亲人——杭州知青。27日杭州知青们组织了返乡文艺演出,28日回访当年自己插队所在的村子,乡亲们用当地最好的方式——杀猪来款待远方的“亲人”。
杭州知青们集资、捐助10万余元,购买一方五彩玉石,上刻“青春富锦”四个大字,名谓“知青石”,永久“落户”在富锦市政府广场上,成为杭州知青铭记青春岁月、弘扬艰苦奋斗精神,感恩富锦乡亲的永恒见证。富锦市委书记刘臣、市长周宏和杭州知青代表为“知青石”揭幕。
同日,富锦市领导班子举办了“回首、展望、发展”主题座谈会。许多杭州知青在会上献计献策。十分关心第二故乡的发展建设。杭州知青们还捐款4万元给希望工程,帮助40名贫困中小学生完成学业。
2008年7月15—7月22日
7月15日晚,156名杭州知青登上北上的列车,开始《回望青春》抚远之旅。大客车在警车的引导下驶入佳木斯市,沿途一路绿灯、交警立足敬礼,万人驻足观望。车近抚远,当地组织了盛大的欢迎仪式。抚远县四套班子的全部领导站立在欢迎队伍的前列。军乐队奏响“迎宾曲”,中小学生的鼓乐队、鲜花队……几百个彩色气球腾空而起。就像欢迎‘国宾’、‘外宾’。
2008年10月6日
原浙江生产建设兵团3师11团14连杭州知青100余人重返“第二故乡”(嘉兴运河农场)。
2009年3月28日
当年上山下乡,而今故地重游。曾经在义乌市汤溪镇寺平村一带下放过的22名杭州知青,怀着对第二故乡深厚的感情,再一次回归“故乡”,故地重游,追寻当年青春的梦想。
2010年7月24日
早上六点左右,从哈尔滨到东方红的4041次列车,载着回访团的四十八位杭州知青,停靠在卫星车站。经过三天二夜的旅程,大家终于来到了盼望已久的第二故乡——八五七农场。
2010年8月13日晚
杭州200多名插队宁夏的知青在城站集合,登车前往朝思暮想的宁夏永宁县。他们在1965年、1966年、1968年赴宁夏插队,至今已有45年之久未解“永宁情结”,人人都想“回第二故乡看看”。
2010年11月14日
上午,桐庐县百江镇罗山乡村委门口异常热闹。原来是40多名杭州知青集体返乡“探亲”。这批老知青是1974年原杭州炼油厂的下乡知青,转眼间36年过去了,“第二故乡”烙下了他们的青春记忆和乡亲情谊。
2010年11月28日
浙江兵团三师九团六营二十六连杭州知青回访“第二故乡”,纪念上山下乡40周年。
小资料:富锦乡亲心语集锦
四十年不变的,是富锦(兴隆公社等)乡亲和杭州知青的两地情,那颗心,彼此的体贴、理解和长远的牵挂,彼此告别时的满脸热泪。
见面时“你们当年真不容易啊”
      “没想到,你们还能回来看我们”
      “没想到,我们还能见到你们”
      “你们能不能多住些日子,哪怕多住一晚呢”
分手时“今后还能不能看到你们啊?”
      “过三五年你们再回来一次吧”
      “一定要再来啊”

不要曲意求人重视,不怕忍受被人忽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69

主题

1万

帖子

2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8086
 楼主| 发表于 2018-4-15 10:06:46 | 显示全部楼层
                         (二)重逢、欢聚:最难忘知青情


[知青心声]穿越时空隧道,走过四十年春秋。说不完的离别话,诉不尽的相思情。一张张历尽沧桑、熟悉而又陌生的脸庞,百感交集,热泪满盈。彼此脑海里的你,依然年青,依然美丽,早己定格为永恒的记忆。

1998年12月13日
48位老师、同学聚会杭州金地大厦举行纪念赴宁夏六盘山插队三十周年座谈会。
1999年
桐庐知青聚会纪念上山下乡30周年
2004年3月8日
35年前奔赴黑龙江虎林县插队落户的杭州知青相聚杭州六通宾馆,隆重纪念赴黑龙江上山下乡35周年。与他们一起聚会的还有专程赶来的虎林市代表团。代表团成员之一——虎林高级中学的校长夏懋雄就是杭州知青。
2004年9月13日
在赴大观山务农45周年(1959-2004)之际,大观山老友104人在翁家山聚会。当天台风侵袭浙江,天下着雨。许多老友冒着风雨前来……凝聚这一切的,是永远无法释怀的大观山情结。
2007年10月20日
浙江生产建设兵团三师十团第三届战友联谊会在平湖举行。知青战友们来自温州、洞头、定海、杭州和平湖。
2008年3月20日
平山农场黄山队老知青160余人在梅竺度假村欢聚一堂。参加聚会的大多数知青61年—71年先后下放平山农场支农。
2008年月
“平山农场平山队队友团聚会”在杭州华辰国际大酒店二楼举行。300多名知青队友欢聚一堂。
2008年6月4日
杭四中校友在杭州“双峰插云”农家聚会,他们中间有四人是1971年9月27日。赴内蒙兵团(兵团部印刷厂)的杭州知青。有40位杭四中校友当年一齐分配到内蒙古乌拉特前旗的一个连队。有9位杭四中校友在1971年12月5日去了浙江兵团三师11团14连。
2009年5月24日
上午9点,原鹤立河农场四分场大约一百五十余人,在杭州海勤疗养院(玉凰山路上)的栖凤酒店(海勤9号楼)举行了杭州知青支边40周年纪念聚会活动。南北知青一起重忆当年事,共叙战友情。

不要曲意求人重视,不怕忍受被人忽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