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大乌珠

《虎林知青史》

[复制链接]

350

主题

1079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5235
发表于 2022-9-25 19:23:4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乌珠 发表于 2022-9-19 08:39
第一部分  红色召唤
       “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 ...

1972年6月, 浙江省宁波100名知青奔赴虎林,统安排到杨岗示范林场、东风林场、七虎林林场、虎头林场和小木河林场。他们当年只有十几岁,他们当中有主动放弃留在本省农场插队的独生子女,还有岁数不够偷偷溜上火车的“小鬼头”,面对祖国的召唤谁都不想落后,用行动诠释忠诚,保家卫国的赤子情怀单纯而炽热。
热血青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0

主题

1079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5235
发表于 2022-9-25 19:31:2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乌珠 发表于 2022-9-21 08:53
红前哨五·七干校的新生       1969年8月3日 ...

1970年1月即上调一级工资,则在文革期,罕见啊,祝贺,幸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69

主题

1万

帖子

2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8086
 楼主| 发表于 2022-9-26 08:29:08 | 显示全部楼层
                           17、一路风波到虎林_副本.jpg

        2001年底,儿子从部队退伍回家,一时没找到合适的工作,也就在他的要求下花一万多元钱购买了一台“理想”牌电脑,让他不用外出去网吧了。那时,他白天在家玩,我下班晚上认真地背字根学打五笔,从此就这样在键盘上打起了人生首篇《春天的记忆·支边回忆录》第一章节——《一路风波到虎林》。此篇曾被收录于杭州市政协2008年编辑出版的《难忘的岁月》。

不要曲意求人重视,不怕忍受被人忽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69

主题

1万

帖子

2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8086
 楼主| 发表于 2022-9-26 08:31: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路风波到虎林
                                                         ——支边回忆录之一
       1969年3月8日,当时为了响应毛主席对大、中学生提出的知识青年到农村,到“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号召,我积极加入到支援边疆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行列之中。就在那天要远行的早上,临时上车的闸口站送我们专列的两边,整齐地站立着长长两行军人,他们就像护送将出征前线的战士那样神圣威严。我们这些从杭州市各中学汇集的66届、67届、68届的初、高中学生(后来被人们称为“老三届”),个个穿着国家发放的军绿色棉衣棉裤,有的披上了棉大衣,还戴上了棉帽,即将乘坐此趟专列奔赴黑龙江支边。这满车站一片的军绿色,其中也包括那些为我们守护的真军人,从远远看去,简值就像是一支没佩戴军领章帽微的,整装待发的新兵部队一样。
       大约在九点钟左右,列车启动的汽笛声响了,车站上顿时爆发出一阵阵的哭声,这时,老天好像也为之离别的情景落下了毛毛细雨。我没哭,只是靠在车窗默默地望着站立在人群中早已泪流满面的母亲和携扶着她的表姐(后来表姐也在我的影响下去到了黑龙江嘉荫兵团)。
       我们这一列车有1000余名学生,也是杭城第三批赴黑龙江支边的知青,去的地方是北大荒的虎林县,著名的“珍宝岛”战役就在那里发生。虎林离杭州足有4000多公里之远,可这一路上使我们感到意外的是,只要我们的专列一到某个大城市,就会看到车站上张灯结彩,敲锣打鼓的,还有大批人员出来以示迎送,场面十分隆重与激情。记得我们的列车到达沈阳车站时,是一批学生出来欢送我们的,在列车将要启动离开时,他们还热情地给我们留下了通信地址呢。
       也许是太年轻了(当年还不到18周岁),也可能是长时间坐车的无聊,在列车上“文革”时期的派别斗争再一次暴露了出来。当列车一过南京,车厢里就发生了我们“一司”和“三司”两派人员的唇枪舌剑,渐渐地最终发展到动起了手脚。这下可苦坏了那几位代表杭州市政府来全程护送我们的工作人员,他们为了安抚双方忙得跑前跑后,劝说讨好的,最后他总算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平息了这场难于预料后果的年轻人的争斗。
       南方的三月,早已不那么寒冷了。而专列越往北开,过了长江,再越过黄河,特别是一出山海关,那大地一片荒无人烟,四周到处白雪皑皑,冷风呼呼猛吹,可谓天寒地冻的,真让我们这些从小在城市长大的人开了眼。专列大约行驶了5、6天后的一个早上,按正常时间停靠在离虎林县城不到400公里的牡丹江市。这时,一批知青不知从那里得到的消息说是自己被分配在离县城还不到的三线农村,他们就再一次掀起了一场知青与工作人员负责人老洪之间的更大矛盾。他们开始只是对着老洪愤怒的责问,后来干脆把他关进一节车厢内,将前后门窗紧锁,就不分轻重地向他动起了拳脚。可怜的老洪勤奋幸劳地为党工作了快大半辈子,到头来竟被这些乳臭未干的毛小子们打得至今还留下了头痛的后遗症。如果当时没有铁路工人勇敢地打破车窗玻璃冲进去救下老洪,也许他现在早已去到马克思那里做客了。
       也就因为这个问题一时解决不了,在牡丹江站有几百名知青纷纷下车走出了车站,流入到这个当年侦察英雄杨志荣装扮土匪到过的“五合楼”所在地的这座城市。一时间,不大的一个牡丹江市内的大街上、商场内到处可见到三五成群穿着军绿大衣的年轻人。此事很快惊动了浙江和黑龙江两省的有关领导,他们迅速指令牡丹江市的地方部门组织大批人员,还动用了当地的驻军,派出多辆大客车,来回在市内寻找知青以防不测。他们先把我们接到市府招待所,管吃管住的,并加以耐心的劝说解释,等到有思想通了的,就是有一个即送走一个。这样整整化了有三天的时间,总算把下了车的这些知青,安全无损地送出了牡丹江市。
       我因被分在二线的新乐公社,虽比上不足,但比下还是有余的。当时因好奇也和几个要好的同学下了车,我们也只是在招待所过了一晚,第二天一早就主动带头上了列车去到了虎林。再说老洪又是我的邻居,他的打虽在我知道时已发生了,但在一列车上发生这样的事确实让我内心不安,如我再拖着不走,这与情与理都是说不过去的。当我们到了虎林,当地政府人员热情地接待了我们,事后用车把我们送到了离县城20公里远的新乐公社新民大队。
       早年,虎林县与铁道兵农垦局、饶河县及密山、宝清县的一部分合并为虎饶县,归属合江地区(佳木斯)领导,后来,紧依乌苏里江边境的两县分开各自独立设县,均属牡丹江市专区,也曾一度划归鸡西市。“虎林”得名于横穿境内的七虎林河,是满语的译音,意思是“沙鸥云集之所”,虎林因此得名。

                                               2002323日初稿      2014年4月6日定稿
                                                                       2018年8月修改


《虎林知青史》第84页

不要曲意求人重视,不怕忍受被人忽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69

主题

1万

帖子

2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8086
 楼主| 发表于 2022-9-26 08:35:14 | 显示全部楼层
                         18、在月牙泡的那些日子里.jpg
       当年支边到北大荒,在月牙边境检查的那一年里,是我一生中最最难忘的一年。当时,我们就像一个真正的军人一样,整日拿着钢枪为祖国与人民站岗放哨,只不过是一名没穿军装的武装民兵。当时,我们27名杭州知青团结的像一个人一样,严格要求自己,处处做事干活都抢在前头,体现了我们大城市青年的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留给了虎林知青与当地职工一个极其良好的影像。
不要曲意求人重视,不怕忍受被人忽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69

主题

1万

帖子

2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8086
 楼主| 发表于 2022-9-26 08:36:35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月牙泡的那些日子里
                                                       ——支边回忆录之六
       我在新乐公社新民大队插队不到半年后,即被抽调到了虎林县原“五·七”干校,后建置为月牙边境检查站工作。在那一年多的学习、训练、劳动的日日夜夜,尤其是手拿着钢枪在乌苏里江边境上站岗执勤,保卫祖国的那些日子,更是让我引以自豪,也是我支边近四年生活中特别有回味的一段人生经历。
       那是在1969年的8、9月份,虎林县政府下文从全县各公社抽调百来名本地下乡和浙江(杭州)知青,充入到地处边境线上一个新建立的武装民兵编制的月牙边境检查站。该检查站是在当年我国与前苏联边境日夜紧张的形势下新设立的,尤其是珍宝岛自卫反击战打响,地处边境公路从虎林到珍宝岛必经之路的小小月牙(当时只有几户农工居住的一个农牧业试点)显示出它重要的战略位置。因此,我们这百十来号人一到月牙,马上被分编成各班排,发放枪枝弹药,接着就是进行了紧张的各种知识的学习与军事训练。
       我与同校的阿毛一起被分到由杭州老乡担任班长的一个班,副排长也是杭州人,连长姓任是个本地的复员军人。全连的武装的是清一色苏式武器,个个都是真枪实弹好不威武。我被分配当上了一名机枪手,用的是50发苏式转盘机枪,其他人使用的是当年苏联骑兵使用,枪杆较短,带三角刺刀的步骑枪。在紧张学习的同时,还经常全副武装不分昼夜的负重军事拉练,有时负重越野长达近百公里之远。特别是在冬天,满地遍野都是一片厚厚的雪,就是空手走在这软绵绵的雪地上都觉得吃力,何况是负重了,因此,每次拉练完,常常把我们这些城里来的小伙子累得个死去活来的。在平时,我们还要参加一些农田劳动和基本建设,而主要的还是在自己的边境检查站24小时轮岗检查来往经过的行人与车辆,更重要的是每月一个班轮换去乌苏里江我前点哨所站岗值勤,以协助边防部队维持长达数百公里边境线上的安全。
       记得有一天半夜,一个年轻的“二毛子”(东北本地人与俄罗斯人通婚所生,而当地人叫俄罗斯人是“老毛子”。)从中苏边境偷越来到我地,我连接到边防部队的指令,立即集合全连各班分散搜查,快到天亮时人是抓到了,可我们这些全副武装的民兵,个个都是着装散乱,物品丢失,可谓狼狈不堪。
       “月牙”离珍宝岛80多公里,离虎林县城45公里,距虎头不到20公里。它右靠中苏边境线上的乌苏里江竟2公里,左望是巍巍完达山脉的末端,地形如一月弯弯的月亮而得名。若从空中看下去,这弯弯的月亮就如一只小船航行在奔流向东而去的乌苏里江边,极其相似,极其好看。此处的北面数百公里是一片未开垦的绿色大荒草地,那里经常有野鸡、野鸭、野猪、狍子,甚至还有黑熊出没,一到秋天,天空中常会看到排成一字或人字的南去而发出“嗷、嗷”叫声的大雁和数量不多的白天鹅。有时,它们飞得很低很低,似乎用手都能抓到,用枪打就不用说了,可我们知道是益鸟,它们是朝着家乡南方飞的,从内心想托付它们给亲人带去美好的问候与祝福。所以,每次当我们看到了它们,一个个都会抬头盯着直到消失在遥远的天际。
       而月牙最有名的还是一池出产东北少有的大鲫鱼的那个湖,在北方也称作为“泡”。月牙泡中所生长的大鲫鱼不仅是远近闻名的上乘美品,而且也是我武装连在乌苏里江边境前点站岗值勤一个班人员一个月每天的餐肴。月牙泡的大鲫鱼虽比不上乌苏里江大马哈鱼那样举世闻名,但它的出产,是月牙泡人的骄傲。我国的东北地区因地理与气候的关系,江河可见,湖泡难寻,月牙泡的生存,为后来养育出的武能站岗放哨保卫边疆,文能建立家园培育良种的新一代月牙人,包括我们这些离开家乡来到这遥远而陌生地方锻炼与成长的年轻人,都是不可磨灭地显示了它的重要性。
       记得一次轮到我班去前点执勤,虽设在乌苏里江边的前点离月牙连部只有2公里,但在必经的月牙泡还需坐小船而过,可见这泡面积之大了。划船来接我们的是大伙都叫他的老孙头,他年纪50出头,整天很少说话,嘴中常吊着个大烟袋。在东北吊烟袋都是上了年纪者,年轻人喜欢卷自产的土烟,很少抽烟厂出产的烟,说是自产的土烟有劲,不起痰,不咳嗽。我们这个班12个人与老孙头同住一间南北有两条长坑的大房间,白天,大家相安无事,看书、睡觉、擦枪、自乐、洗衣服、写家信的怎么都行。而我最高兴的就是与同校的阿毛、陈华及十一中的阿强三人一起来到百米之近的乌苏里江边,对着滔滔的江水,我拉手风琴、阿毛弹秦琴、阿强吹笛子、陈华吹口琴,弹奏一曲我们来到边疆最喜欢的一首《牧工之歌》——

不要曲意求人重视,不怕忍受被人忽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69

主题

1万

帖子

2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8086
 楼主| 发表于 2022-9-26 08:38:26 | 显示全部楼层
       “站在草原望北京,心中一轮红日升,
       草原北京万里远,万里远哪,
       牧工最听毛主席的话,牧工最听毛主席的话。
       我爱马场啊,我爱马,马场就是我的家啊我的家。
        ……”                                      
       每当我们弹奏完一曲,江对面前苏联的堡垒里肯定会走出几名军装破烂不堪的士兵来,他们友好地朝着我们挥挥军帽,嘴里不停地喊着:“欧青黑拉索……”(俄语,好的意思)。因有规定,这时我们只能管自己吹、拉、弹唱的,不准有任何的动作与交流。我们这几个人,还特别喜欢在乌苏里江里游泳,有时一不小心就会游出了主航道。该江不宽,比杭州的钱塘江还要窄三分之一,二国的国境线就在江的中间,因水中很难划分国境线,所以在江中打鱼及游泳的人,只有自己注意才行,否则在当年那种形势下,一旦越出国境被上面知道,就会担上个叛国投敌的罪名。
       阿强就是在那个冬天的夜晚,因酒后与同学好友孙某在已全冻结了的江上散步,要知道,冬季的乌苏里江冰结得在上面可行驶几十吨重的坦克,他俩无意间江上走,抬头望着一轮明月,据说还诗性大发的。谁知当晚就被人发现了脚印,最终以此罪名为由,硬是把他调出了边境一线,独自一人去到了离月牙有二百多公里的三线云山农场。
       我们的站岗执勤任务都是在晚上,只要天刚一黑,12人1小时每人一班岗,荷枪实弹地站在乌苏里江边的小岗棚里,两眼紧盯着江对面的堡垒有否什么动情,万一发现什么情况,需及时通过一部专线电话报告连部。有一次,十一中的丁进军在站岗时,可能是过分的紧张,在未发现任何情况下不知怎么枪走了火。这可想而知,深更半夜的突然“乒”的一声枪响,不仅我执勤点的人,就连2公里外月牙连部的人都紧急地行动起来了,可见当时我国边境形势有多么的紧张。又有一次,在午夜时分,任连长突然带人从月牙连部悄悄地来到执勤点检查,等他们进了我们的住房,只有老孙头发觉,就别说在江边站岗的人了,直到老孙头把我们叫醒,这才知道是连长来了,可见我们这些“土八路”的素职,充其量也只能是充充数罢了。
       在前点执勤,一天三餐全吃白面馒头与月牙泡的大鲫鱼,伙食全由老孙头一人操持。他每天一清早就起来独自一人出门,去到月牙泡打捞用鱼丝网网住的大鲫鱼。老孙头自己特制的鱼丝网的网孔较大,因而被网住的鲫鱼差不多都有一斤多重,条条又肥又大的谁见谁爱。老孙头早晨给我们做的是炖了多时的鱼汤,中午做的是红烧鱼,晚上却是清蒸鱼。就这样一日三顿整整吃了一个月,把我们12个20岁左右的小伙子个个都吃得个白白胖胖的。当执勤完回到月牙后的好长一段日子里,大家真还老想着执勤,老想着月牙泡的大鲫鱼,老想着为我们的吃、住、工作而操劳的老孙头。
       说起老孙头,他似乎把月牙泡就当作了自己的家,在我们所执勤的一个月里,从未见他离开过执勤点。他除了去月牙泡捞鱼及给我们做饭,其余时间就是吊着个烟袋坐在自己的坑头上默默地抽着烟,一坐就是老半天。可他的命却是大得很,记得那天上午大家统一在擦枪,虎林知青刘振军擦完枪后,把装满子弹的弹夹也随手装到了枪上,接着他拉了一下枪栓检查枪膛里有否子弹,然后松回枪栓,其实这时在弹夹里的子弹已上了膛,可刘振军还以为是空枪,他也就扣动板机想放掉空枪,谁知只听见“乒”的一声枪响,一颗子弹正好射在老孙头每天这时必坐的坑沿上,刹时大家都傻了眼。过了没多久,老孙头手里拎着一只东北人不爱吃的甲鱼笑咪咪地走进屋来,他是为了改善我们这些从大城市来的年轻人的伙食,因此在月牙泡边多呆了一会。真可说是这只甲鱼救了他,更可说是他的一片慈爱之心保佑了性命。那天,我们都没要吃这只甲鱼,只是把它放在铁桶内观看了好长一段时间,才让老孙头仍放生到月牙泡里了……
       1971年初,中苏边境关系逐渐缓和,连部接到上级命令开始撤人,全连有一个多班的知青被调往阿强所在的那个三线农场——后改称为虎林种畜场。我也与阿毛、陈华、孙庆年、王顺金、陶木水等六名杭州知青一起告别了那些与我们朝夕相处的农工老方(常给我们吃蘑菇炖小鸡)、铁匠老余(教我学会了打铁和渴酒)、木工老王(让我学会了木匠手艺)及待我们像慈父般的任连长那样的月牙人,也告别了月牙泡(至今还让我惦记着那默默无闻的老孙头),去到了那个在一片荒凉大地上才建立不久的新农场。

                                               2002 年9月1日初稿    2014年4月8日定稿
                                                               2018年8月再次修改


《虎林知青史》第173页

点评

你这里发的不是全篇啊?2.3.4.5呢?  发表于 2022-11-7 04:36
不要曲意求人重视,不怕忍受被人忽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69

主题

1万

帖子

2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8086
 楼主| 发表于 2022-9-26 08:41:47 | 显示全部楼层
17、一路风波到虎林_副本=.jpg


(待续)
不要曲意求人重视,不怕忍受被人忽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4

主题

2848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2890
发表于 2022-9-26 14:46:09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回忆录写了不少的。记得当年杭州市政协编辑出版的《难忘的岁月》中也看到过这几篇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69

主题

1万

帖子

2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8086
 楼主| 发表于 2022-9-28 09:35: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月雅湖 发表于 2022-9-26 14:46
看来回忆录写了不少的。记得当年杭州市政协编辑出版的《难忘的岁月》中也看到过这几篇的!

难忘1-4.jpg

是的,上次我还是第一次拿到了一千多元的稿费呢!

不要曲意求人重视,不怕忍受被人忽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