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6984|回复: 7

王明与家人移居苏联

[复制链接]

141

主题

553

帖子

20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10240
发表于 2022-10-13 09:32: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建国后,王明与家人移居苏联,他的后代现状如何?

傲游截图20220607193827.png

在我党历史中,王明这个人曾是我党领导人,很多事件与他关系很大,也是研究历史中一个无法回避的人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1

主题

553

帖子

20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10240
 楼主| 发表于 2022-10-13 09:33:49 | 显示全部楼层
01.jpg
01
关于王明的情况,百科资料介绍很详细。在这里我们还是再简要介绍一下。1904年王明出生于安徽金寨县又石乡码头村人,原名叫陈绍禹,字露清。
王明的祖父是个私塾先生,其父与人合伙开过酱醋店。王明父母有5个孩子,王明是长子,他还有弟弟,三个姐妹,都参加过革命。
1919年,15岁的王明在别人的接济下到河南上小学,据说小学期间就接触到了新思想。1920年,王明考上安徽省的一所农业学校。受到五四运动影响很大。1924年,王明考入武昌商科大学预科。在大学里,他接触了一些共产党员,并受到共产主义的影响。在学校组织学生示威游行,被推举为学联干事,并加入共青团员。1925年由许鸿介绍,王明入中国共产党。年底就被保送到莫斯科中山大学上学,他是第一批赴苏留学的学生。中山大学是苏联为了纪念孙中山而建立的大学。
王明这个人很会说话,而且很会来事。在苏联中山大学读书时,王明凭借号召力,在学校很有名气。而且看准时任副校长米夫将来能升官,于是就与其结交,在课堂上积极响应米夫的授课,米夫也注意到小个子的王明,后来两人交往后,王明得到米夫的信任。
米夫作为苏联共产国际代表到中国开会时,就带着王明当翻译,并在米夫的推荐下,进入我党领导层。
1931年,我党出现了一些叛徒,在上海中央机关秘密办公地点遭到了严重破坏。而王明又被共产国际再次召到莫斯科任职。临走时,王明推荐博古等人临时负责。正是王明去苏联,博古又让一个叫李德的苏联人担任军事顾问,给红军造成了重大损失。这是后话。
1937年,王明受共产国际指派回到延安。当时正值抗战时期,王明对中国的国情根本不了解,就想拿共产国际压制中国革命,进而还想夺取领导权,但不可能成功。
此后就是王明左倾路线错误受到批评时,王明拒绝承认错误。在延安时,王明大部分时间在养病。新中国成立后,王明参加过国家立法工作,他又到苏联治病三年。回国两年后,王明又以治病为由回到苏联,此次王明带着人去,这一去就再没回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1

主题

553

帖子

20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10240
 楼主| 发表于 2022-10-13 09:34:57 | 显示全部楼层
02.jpg

02
王明的夫人叫孟庆树,是安徽寿县人,1911年出生,她的出身地主家庭。1926年3月,考入中央军校武汉分校第五期女生队。后来也到苏联,在中山大学第三期学习。
在中山大学期间,孟庆树与王明认识,两人都是安徽老乡。期间王明狂追孟庆树,但孟庆树起初不同意。王明个子太矮,女人都喜欢找个子高的男人。
1929年王明回国后,第二年孟庆树也回国。但不久孟庆树就被捕入狱。孟庆树家里有钱,二叔孟涵之到上海,通过认识的国民党官员,疏通了关系。王明也多次组织营救,后来孟庆树出狱,与王明结婚。随后又与王明一起去苏联。
据资料显示,王明与孟庆树长期在苏联生活时,孟庆树喜欢吃西餐,而且大小姐脾气很重,两人经常吵架。而且回延安时也吵架。不过两人夫妻关系还算可以。
1956年1月30日,王明带着全家人乘苏联飞机赴莫斯科看病。这是王明在新中国成立后第二次去苏联,而且他去苏联后加入苏联国籍,全家由苏共提供补贴生活。据说在莫斯科生活得很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1

主题

553

帖子

20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10240
 楼主| 发表于 2022-10-13 09:35:35 | 显示全部楼层
02-.jpg

据资料称,王明权力欲望太强,心机太重。他得不到权力,受到批评时,还总找理由,而且还嫉恨同志。
建国后,王明一家到苏联不久,中苏关系恶化,王明就在苏联,用俄文名写了很多反对新中国政策的文字,还反对毛主席。王明这种做法就过分了,实际上他已经成为背叛党和国家罪人。但为了能得到苏联领导人认可,为了能在苏联长期生活,王明把底线全丢了。甚至向苏联表忠心,要与毛泽东斗争到底。
1974年,王明病逝,并被安葬在莫斯科的新圣女公墓。这是一所安葬苏联领导人和名人的公墓。王明病逝后,苏联《远东问题》杂志发表了纪念王明的长文,这篇文章不顾历史事实对王明反对中国的事一通表扬。1975年,王明的回忆录在莫斯科出版。直到2009年,王明的回忆录才在香港出现。
1983年,孟庆树去世,也被安葬在新圣女公墓,但令人奇的是,她没和王明合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1

主题

553

帖子

20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10240
 楼主| 发表于 2022-10-13 09:36:30 | 显示全部楼层
03.jpg

03
王明与孟庆树共有3个孩子。1932年,王明与孟庆树的第一个孩子王芳妮出生。1937年,王明与孟庆树回国前,把王芳妮送给共产国际书记做养女。王芳妮一直没回国,而且不会讲中文,后来成为苏联飞行员,1985年去世,与母亲孟庆树合葬在一起。
长子王凡之,1939年出生于延安,乳名明明,1956年,跟着王明到苏联。王凡之在苏联学的计算机专业,毕业后到苏联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工作,后来加入苏军,并娶了一名苏联姑娘。
次子王凡丁,1945年出生于延安,小名亮亮。1956年也跟着王明到苏联,后考入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毕业后研究中国文学。苏联解体后,王明后代特权被取消,王凡丁开始经商。上世纪90年代初,王凡丁曾回到中国,并与一些红二代往来,还到家乡祭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1

主题

553

帖子

20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10240
 楼主| 发表于 2022-10-13 09:38:59 | 显示全部楼层
04.jpg

王凡丁在俄罗斯建立了一个中国武术中心,1998年,还成为少林寺在俄罗斯的代表。王凡丁很有经商头脑,在莫斯科建立一个中医推广的公司。
王明后代目前还在俄罗斯,他早就融入俄罗斯生活。2010年,俄共书记久加诺夫授予王明儿子王“列宁140周年诞辰”纪念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1

主题

553

帖子

20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10240
 楼主| 发表于 2022-10-13 09:40:29 | 显示全部楼层
傲游截图20220607195511.png

“列宁140周年诞辰”纪念章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1 收起 理由
愚夫 +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69

主题

1万

帖子

2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8086
发表于 2022-10-15 09:12: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共”发展史,是一册全球各党派学习的指南!
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建立-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中国的近代史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的。从那时起,中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改变中华民族悲惨屈辱的命运,中国人民和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千辛万苦的探索和不屈不挠的斗争。封建统治阶级发起洋务运动,农民阶级发动太平天国起义和义和团运动,资产阶级改良派、革命派先后发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但都最终归于失败。中国共产党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登上中国政治舞台的。中国共产党是在近代中国社会矛盾的剧烈冲突中、在中国人民反抗封建统治和外来侵略的激烈斗争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应运而生的。
1921年7月23日,党的一大在上海召开,几天后在浙江嘉兴南湖的红船上结束。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正式建立。在这之前各地建立的党组织,都是党的早期组织。关于一大的召开,党史大家胡乔木同志曾写过这样一段话:一大开过了,似乎什么也没有发生,连报纸上也没有一点报道。但是,中国的伟大事变在实质上却开始了。毛泽东同志在总结党的创建的历史时说:“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以后,中国改换了方向。”与以往中国其他政党和政治组织不同的是,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确立起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
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经历了艰难的历程。在艰辛的探索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进行了28年浴血奋战,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这个过程中,党带领人民流血牺牲,历经千难万险。可以说,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它是红色的,是由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上曾指出:“我们党尝尽了艰难困苦,轰轰烈烈,英勇奋斗。从古以来,中国没有一个集团,像共产党一样,不惜牺牲一切,牺牲多少人,干这样的大事。”东北抗日联军领导人杨靖宇同志在同日寇作战最后弹尽粮绝剩下一人时,面对他人的劝降,掷地有声地说:“老乡,我们中国人都投降了,还有中国吗?”据不完全统计,从1921年至1949年,牺牲的全国有名可查的革命烈士达370多万人,平均每天牺牲370多人。他们真正用行动诠释了“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与壮志。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它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中国人民真正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以勇敢而勤劳的姿态工作着,创造自己的文明和幸福,同时也促进世界的和平和自由”。


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年10月-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是异常艰难和复杂的。由于长期战争,国内经济凋敝,民不聊生。国民党残余伺机破坏,匪患严重。有些地方还未得到解放,很多基层还未建立政权。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政治上孤立我们、在经济上封锁我们、在军事上威胁我们。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随后美国入侵朝鲜,同时派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遭到严重安全威胁。“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经过充分讨论和全面衡量,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抗美援朝战争打出了新中国的国威军威,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人民中的威望,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新中国站稳了脚跟。正像后来邓小平同志所说的那样,新中国的成立,“中国取得了一个资格:人们不敢轻视我们”。
同样,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如何推进中国的现代化,对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中国共产党来说,也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中国共产党从学习苏联到“以苏为鉴”,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确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开始大规模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的成就。1954年6月,毛泽东同志曾这样提出过问题:“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经过全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我们很快有了中国历史上的无数个第一:生产出第一架飞机、第一辆汽车、第一台拖拉机,自行研制第一颗原子弹、氢弹先后爆炸成功,自行研制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自行研制第一艘核潜艇顺利下水,自行设计建造第一座大桥——南京长江大桥,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牛胰岛素,首次培育成功强优势籼型杂交水稻等。经过20多年的奋斗,初步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邓小平同志说:“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在这一时期,我国还初步解决了几亿人的吃饭穿衣问题,这在当时也被公认为是创造了一个世界奇迹。
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全党保持了良好精神状态,全社会形成了良好社会风气,进而转化为推进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强大力量。大庆工人王进喜同志喊出“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铁人精神给全国人民带来了难忘的印象、记忆和感动,激励和鼓舞全国人民不畏艰难、勇往直前。河南林县人民用简陋的工具,劈开太行山的重峦叠嶂,引漳河水入林县,建成“人造天河”红旗渠的事迹,就是这时全国人民奋发图强的一个缩影。
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这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伟大创造,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意愿,符合中国的实际,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这场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


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年12月-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召开)

       如何结合国情,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里,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一件极不容易的事情。既然是探索,就会有失误。我们党在取得探索成果的同时,从1958年以后也开始出现失误甚至是严重失误,发生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挫折以及影响全局长达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内乱。面对“左”的错误造成的严重后果,我们党进行了深刻反思。1978年9月16日至18日,邓小平同志在东北考察时讲:“社会主义要表现出它的优越性,哪能像现在这样,搞了二十多年还这么穷,那要社会主义干什么?”同年12月13日,他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这就是那篇著名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他强调指出:“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这个讲话实际上成为此后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成为新时期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面对“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危难局面,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定“三步走”发展战略,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创立邓小平理论,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在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中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989年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面对国内外纷繁复杂的形势,在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严峻考验面前,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坚定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据新的实践确立党的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提出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形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创了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
2002年党的十六大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紧紧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积极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形成科学发展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成功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社会保持长期稳定。从1978年至2012年,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先后超过意大利、法国、英国、德国,2010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同时,出口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成为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继英国、美国、日本、德国之后的“世界工厂”,并于2010年跨入上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
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2012年11月至今)

       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举旗定向,谋篇布局,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来自百度)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10 收起 理由
佛山人 + 10

查看全部评分

不要曲意求人重视,不怕忍受被人忽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