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1813|回复: 9

我曾当过“春运列车员”

[复制链接]

19

主题

95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217
发表于 2023-1-15 22: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紫皮甘蔗 于 2023-1-15 22:06 编辑

          三四十年前,老百姓在国内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首选火车,因此铁路部门在春节前后,返乡流,探亲流,学生放假流高度汇集的时候,必然要全力以赴搞好春运。在当时设施比较落后,线路比较短缺,速度比较缓慢,运力比较不足的情况下,只有加开多趟临时客车来应对局面。“临客”以7字头编号,在正规客车车厢特别紧缺时,不得不用“棚车”(闷罐子货车)来代替。现在的年轻人恐怕连听都没有听到过,我们这把年纪的老人应该会有深刻的印象。大棚车里,铺上一溜脏兮兮的草垫子,旅客们席地而坐,肩碰肩,背靠背,人挤人,角落里放一只尿桶,挂一块若有若无的布帘。到站了,列车员把木梯子架好,旅客踩着木档上下。开车了,抽上木梯,拉上铁门,用根粗铁丝缠上。车厢内寒风刺骨,颠簸不堪,臭气熏天。但棚车车票便宜,买不到正班车票的,想省几个铜板的,急着回家的,都无可奈何地乘上棚车。

       铁路部门增开“临客”,就要在社会上招募“临时列车员”,碰到临时列车员十分紧缺的时候,就会动员机关人员和其他非运输部门的人员参加“春运”。当时我在杭州铁路分局管内的一所学校工作,刚好放寒假,学校接到分局的文件,要求挑选年纪轻,身体好,负责任的老师充任临时列车员,我被选上了。一九七五年给我安排的是杭州到金华的棚车,前一天到列车段参加简短的培训,无非就是记各个车站的名字,规范操作程序,第二天就上岗了。跑了几趟,真叫又饥又累,要一站又一站地报站名,一遍又一遍地拉铁门,一次又一次地放木梯,看到老人小孩还要扶一把。碰到雨雪天气更是麻烦不断,车厢内地上的草垫子又脏又湿,冷风刺骨。“大棚车”逢站必停,待遇特别低下,会让时,要给快车,正班车让道,所以晚点是家常便饭,滞留更是司空见惯。最夸张的一次金华到杭州(173公里)竟然跑了九个小时。放到现在真是无法想象。   

       跑春运的苦和累,只有亲力亲为才有体会,可喜的是这一切都成为历史。在中国步入高铁时代的今天,我们不能忘了当年的“大棚车”。

       朋友,您当年乘过“棚车”吗?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10 收起 理由
月雅湖 + 1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69

主题

1万

帖子

2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8086
发表于 2023-1-16 08:16:3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今这样的事叫做志愿者!那年头,你已经是一名园丁了啊,向好兄致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主题

95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217
 楼主| 发表于 2023-1-16 08:29:33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乌珠 发表于 2023-1-16 08:16
如今这样的事叫做志愿者!那年头,你已经是一名园丁了啊,向好兄致敬!

谢谢您老朋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5

主题

2849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3111
发表于 2023-1-16 10:44: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夸张的一次金华到杭州(173公里)竟然跑了九个小时。放到现在真是无法想象。那时想省几块钱短途就乘这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主题

95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217
 楼主| 发表于 2023-1-16 15:40: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月雅湖 发表于 2023-1-16 10:44
最夸张的一次金华到杭州(173公里)竟然跑了九个小时。放到现在真是无法想象。那时想省几块钱短途就乘这车  ...

老朋友,下午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85

帖子

2035

积分

贵宾

Rank: 8Rank: 8

积分
2035
发表于 2023-1-16 16:29:45 | 显示全部楼层
到老了,最后只剩下的就是回忆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1

主题

572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420
发表于 2023-1-16 16:40:59 | 显示全部楼层
      曾经的年代,绿皮火车是最佳的出行交通工具。同样,汽车也有棚棚车。那时从宁波回宁海桑洲爷爷家过年,挤在棚车内,人贴着人站着,动弹不得。如今只一小时的车程,当年得开四小时,马路是高低不平的石子路,碰到有晕车的,没法挤到车厢后面,只能在人堆里吐了。
      我们经历的时代,变化真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主题

95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217
 楼主| 发表于 2023-1-16 17:40:25 | 显示全部楼层
苦行僧 发表于 2023-1-16 16:29
到老了,最后只剩下的就是回忆了!

同感。向您问好!

点评

你们年轻,浙知网又没了,多来聚聚、写写吧!  发表于 2023-1-17 09:5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主题

95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217
 楼主| 发表于 2023-1-16 17:41:25 | 显示全部楼层
老衲 发表于 2023-1-16 16:40
曾经的年代,绿皮火车是最佳的出行交通工具。同样,汽车也有棚棚车。那时从宁波回宁海桑洲爷爷家过年 ...

是的,向您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