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0050|回复: 2

站在外交舞台上的是焕然一新的中国与中国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3-21 09:23: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转帖】

北京时间3月20日6时许,一条《中方谈中美高层战略对话》的电讯稿由新华社发出,这表明,经过三轮会议的中美阿拉斯加“2+2”对话已经结束。

这次中美关系处于十字路口的重要关头举行的对话,也是中美最近几十年前所未有公开面对面的交锋。它告诉华盛顿,美方不要再继续对中国指手画脚了,那个时代早已结束,美方必须以平等、相互尊重的方式同中国打交道,解决两国之间的问题。

这次对话,也反映了中国外交官的睿智,对话很可能被历史大书特书。


●对话总结,都在这里


对话进行了坦诚、建设性的沟通


当地时间3月18日至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安克雷奇同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举行中美高层战略对话。双方围绕各自内外政策、中美关系以及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地区问题进行了坦诚、深入、长时间、建设性的沟通。双方认为对话是及时的、有益的,加深了相互理解。

中方表示,过去几年,由于中国的正当权益受到无理打压,中美关系遭遇前所未有的严重困难。

中方表示,中美关系的本质是互利共赢而不是零和博弈。中美两国并不必然相互构成威胁,差异分歧并不构成中美对抗的理由,中美双方谁都无法承受冲突对抗的后果。

中方指出,中方敦促美方消除上届政府对华错误政策影响,同时避免制造新的问题。

中方指出,台湾问题事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涉及中国核心利益,没有任何妥协退让余地。

中方指出,中国香港特区的选举制度是中国的地方选举制度,完善香港特区选举制度是中央事权,如何设计、如何发展、如何完善是中国内政,任何外国政府、组织和个人都无权干涉。

中方指出,把“种族灭绝”的帽子戴到中国头上,是本世纪最大的谎言。

中方指出,第十四世达赖是打着宗教幌子、长期从事反华分裂活动的政治流亡者。希望美方恪守承认西藏是中国一部分、不支持“藏独”的承诺,慎重妥善处理涉藏问题,撤销对中方有关官员的制裁,停止利用涉藏问题干涉中国内政。

双方同意按照两国元首2月11日通话精神,保持对话沟通,开展互利合作,防止误解误判,避免冲突对抗,推动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10 收起 理由
月雅湖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3-21 09:30: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方对话官员接受采访表明中国态度

对话结束后,杨洁篪、王毅接受了媒体采访。

杨洁篪:双方在一些问题上仍存在重要分歧

杨洁篪表示,双方在一些问题上仍存在重要分歧。中国将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中国的发展壮大是不可阻挡的。我们希望双方在各个领域加强沟通、交流和对话。双方应按照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原则处理中美关系,使中美关系沿着健康、稳定轨道向前发展。

王毅:不要低估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决心

王毅表示,对话总比对抗好。同时,中方向美方明确指出,主权和领土完整是重大原则问题,美方不要低估中方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决心,不要低估中国人民维护民族尊严和正当权益的意志。希望美方要尊重和照顾彼此核心利益与重大关切。在此基础上,中方对中美继续对话的大门始终是敞开的。

●精彩之处,值得回顾

对话首日,有几个没想到、数个非同寻常

3月18日,必定是载入中国外交史的一天。中美高层战略对话第一天,就发生几个“没想到”和数个“非同寻常”。

第一个没想到,美方从开场白起就不守规矩。

一般这种会晤,双方开场白都是礼仪性的,时间通常三五分钟,这是基本的外交礼节。但美国完全“不讲武德”,不仅严重超时,还对中国香港、新疆、台湾等事务和对外政策横加指责,并声称要在闭门会谈中和中方讲这些“美国的深切关切”。

美方之所以要这么干,为的就是要继续向中方施压。实际上,会晤前,从利用访问日韩两国之机各种角度公开攻击中国,到宣布对包括14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在内的中方官员实施制裁,美国一连串“麦克风外交”就已经清楚表明了这一点。

第二个没想到,中方回击相当硬气。

面对美方的无理指责,中方也没客气。从现场传回的消息看,中方回怼“火药味”十足。

比如,当美国开场白不顾待客之道和起码的礼貌时,杨洁篪就反唇相讥说:“我们把你们想得太好了,我们认为你们会遵守基本的外交礼节。”

杨洁篪说,与中国打交道,就要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进行,“美国没有资格居高临下对中国说话,中国人不吃这一套。”

外交无小事,细节很重要。闭门对话开始前,数个非同寻常的细节也值得回味。

非同寻常的细节一,干嘛害怕记者在场。

按计划,中美双方致辞之后,现场记者应该离开,但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显然有话要讲,示意现场记者留在会场。美方结束发言之后,按照外交礼仪,中方也应该进行补充发言,但美方发言后直接要求中国记者离开。

中方代表团为中国记者据理力争。杨洁篪面对美方说:“干嘛害怕记者在场啊?没有必要害怕记者在场吧?不是讲民主的吗?你们美国两轮的讲话,也应该给中方两轮讲话的权利。”

杨洁篪接着表示,“历史会证明,对中国采取卡脖子(来打压)的办法,最后受损失的是自己。”

最终所有中国记者全程见证了全程90分钟的开幕致辞。

非同寻常的细节二,伟大的人民。

在回复所谓美国人民是善于解决问题的人民时,杨洁篪这样说:至于说美国人民百折不挠,美国人民当然是伟大的人民,中国人民也是伟大的人民。难道我们吃洋人的苦头还少吗?难道被外国围堵的时间还短吗?

然后他毫不客气地预言:历史会证明,对中国采取卡脖子的办法、采取打压的办法,最后受损失的是自己。

非同寻常的细节三,美国老毛病。

因为是2+2,发言多少还是有点分工的。有意思的是,王毅的讲话直接提出:美国你要改改自己的老毛病。

什么美国老毛病?王毅是这样说的:中方敦促美方全面放弃肆意干涉中国内政的霸权主义做法。这个老毛病应该要改改了,也是时候改变了。特别是3月17日,美国就香港问题再次升级对中国的所谓制裁,中国人民对这种粗暴干涉中国内政的行径感到愤慨,中方坚决反对。

接着,他很直率地说:安克雷奇是中国和美国之间的一个中点,但它毕竟是美国领土,我承认中国代表团是应美国的邀请来到这里的。然而,就在我们出发前一天,美国通过了这些新的制裁措施……

非同寻常的细节四,虚弱无力。

老毛病的根源是什么?王毅直接点破:这(美国制裁)不是一个正常的待客之道,我们不知道这是否是美国为了在与中国打交道时获得一些优势而做出的决定,但这肯定是错误的,反映了美国内部的虚弱和无力。这不会动摇中方的立场,也不会动摇中方解决这些问题的决心。

非同寻常的细节五,泡面。

第一场会议,在针锋相对中结束了。有记者拍到了这样一段有趣的视频,第二场会议开始前,王毅问杨洁篪:“午饭吃了?”杨洁篪回答:“我吃的泡面。”匆匆填个肚子,马上开始新一轮,而且,还有时差。中国外交官,也真不容易,确实更体现了诚意!

非同寻常的细节六,应变能力。

交锋,考验的是外交官能力。杨洁篪第一次发表完讲话时,最后说了一句:因为(美国)两位发表了一些与众不同的开场白,我的开场白也会略有不同。紧接着发言的王毅,当即接过话头说:和杨洁篪主任相比,我就长话短说……

所以,当美方发表强硬补充发言后,中方当即出击,记者们不能走,也必须听完我们的再发言。随后的发言,更是即兴。

杨洁篪连抛四个问题:从你的开场白来看,这难道不是美国想以居高临下的姿态与中国对话的意图吗?这一切都是精心策划的吗?所有的准备工作都是精心安排的吗?这就是你希望进行对话的方式吗?

王毅紧接着驳斥:你们在没有与中方交换意见之前,就给中方戴上帽子,说我们是胁迫,这样做正确吗?中方当然是不能接受的……

这毕竟不是私底下聊天,这样的高强度场合,临场应变、即兴发言,也显示了中国当代外交官的能力和风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3-21 09:41: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两图对比,换了人间

两个辛丑年的图片走红社交媒体

3月19日,以“两个辛丑年的对比”为话题,一组极具冲击力的图片走红社交媒体,引发大量网友的强烈共鸣:一边是在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签字仪式上,满脸屈辱的清政府代表;一边是面对美方傲慢施压。

回想此次中美高层战略对话,一开场便“火药味”十足。面对毫无待客之道、挥舞霸权大棒施压的美方代表,杨洁篪回击:“我现在讲一句,你们没有资格在中国的面前说,你们从实力的地位出发同中国谈。”

美方所谓“从实力的地位”同中国谈判,翻译一下就是“强权即公理”。对于每一个熟悉屈辱近代史的中国人而言,这句话并不陌生,与之相应的下一句就是“弱国无外交”。

19日,中国日报记者潘旭(音)在推特上发布了《辛丑条约》签字现场与中美高层战略对话现场的两张图片,配文说:“从1901到2021。中国用120年的时间告诉美国,他们没有资格‘从实力的地位出发’与中国谈判。”

在微博上,人民日报等媒体发起“两个辛丑年的对比”话题标签,掀起一波讨论热度,登上微博热搜榜。不少网友纷纷表示强烈共鸣。

有网友感叹“时代变了”,美国却“还活在1901”。一条高赞评论形容,“世界还是那个世界,中国却不是那个中国了。”令美方无法居高临下的资格,是中国人自己挣来的,“吾辈当自强。”

有网友认为,这张中美外交官员交锋的图片,“将来也会出现在历史书上”。环球时报总编胡锡进评价中美对话“可能载入史册”,“这是中美两大国前所未有的公开面对面交锋,极具象征意义。它告诉美国人,他们不要再假装可以对中国指手画脚了,那个时代早已结束了。”

一名疑似是学生的网友表示,“最讨厌背近代史屈辱条约”的自己,如今看到这张对比图,“可能会开始学着释怀了。”

从1901年的割地赔款到2021年中美战略对话中的唇枪舌剑,正好两个甲子轮回。历史与现实交错下,是站在世界外交舞台上,焕然一新的中国与中国人。

来源:新华社、环球时报、观察者网,国是直通车、牛弹琴、环球时报、观察者网微信公众号 每日商报,记者:虞洪波终合报道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10 收起 理由
大乌珠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