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戴望天

诗学概念

[复制链接]

70

主题

4192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0490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7 20:14:22 | 显示全部楼层

9、诗缘情
古代诗学概念。晋陆机《文赋》中以十体论文,首先提出了“诗缘情而绮靡”之说。其原意是讲诗歌的特点是以精美的辞采抒发情感。“缘情”在现存的《陆机集》中凡三见。《文赋》之外,二见于《叹逝赋》:“乐隤心其如忘,哀缘情而来宅。”三见于《思归赋》:“悲缘情以自诱,忧触物以生端”,“情”都是泛指情感。缘,因;绮靡,原指精美的织物,这里引申为美的辞藻,刘勰《文心雕龙》云:“《九歌》《九辩》,绮靡以伤情”(《辩骚》),“结藻清英,流韵绮靡” (《时序》),都是用的引申义。魏晋是中国古代文学走向自觉的时代,在文艺创作中,人们的审美意识一是关注人的主观情感,二是追求辞采之美。“诗缘情而绮靡”就是这种创作思潮、审美意识的理论表现。后人对陆机之说主要产生了两方面的误解。一是将“诗缘情”直接等同于“诗言志”。如李善注:“诗以言志,故曰缘情。”五臣注:“翰曰诗言志,故缘情。”这类诠释完全混淆了两格命题的不同内涵(参见“诗言志”条)。但以“情”而论,《诗大序》中虽然也讲“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但“情”主要指因,风俗盛衰而产生的怨怒、哀思,是“以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其具体内容是政治的、亲故荣落而产生的悲喜感叹。“信情貌之不差,故每变而在颜。思涉乐其必笑,方言哀而已叹” (《文赋》),其态度为体验的,审美的。情、志不分和专讲缘情,表现了不同时代的理论家对诗的本质特征和社会功能的不同看法,也是儒家诗学与非儒家诗学的鲜明分界。二是将“诗缘情”解释为专言闺房儿女之情,将 “绮靡”说成是雕藻淫艳的形式。持此说者,多为清人。朱彝尊《与高念祖论诗书》:“魏晋而下,指诗为缘情之作,专以绮靡为事,一出乎闺房儿女子之思,而无恭俭好礼、廉静疏达之遗,恶在其为诗也?”沈德潜《说诗晬语》:“《文赋》云:‘诗缘情而绮靡。’言志章教,惟资涂择,先失诗人之旨。”纪昀《云林诗钞序》:“知发乎情而不必止乎礼义,自陆平原缘情一语,引人歧途。其究乃至于绘画横陈,不诚已甚与?”他们都从儒家正统诗学的立场出发,来曲解文义,讨伐异端。甚至把齐梁宫体,历代艳情之作的出现,归罪于缘情之说,根本违背历世事实。而能较正确的阐发“诗缘情”本意的,有明顾起元,清汪师韩、王闿运诸家。顾起元《锦研斋次草序》:“昔士衡《文赋》有曰:‘诗缘情而绮靡’,玷斯语者,谓为六代之滥觞,不知作者内激于志,外荡于物,志与物泊然相遭于标举兴会之时,而旖旎佚丽之形出焉。绮靡者,情之所自溢也;不绮靡不可依言情。彼欲饰情而为绮靡,或谓必汰绮靡而致其情,皆非工于缘情者矣。”王闿运《湘绮楼论文章体法》:“宋、齐游宴,藻绘山川;梁、陈巧思,寓言闺阁;皆知情不可放,言不可肆,婉而多思,寓情于文。……近代儒生,深讳绮靡,乃区分奇偶,轻诋六朝,不解缘情之言,疑为淫哇之语。”清儒多斥缘情绮靡为“不知义理,”汪师韩列举历代名作,予以驳斥,见其《诗学纂闻》。
――摘自《中国诗学大辞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0

主题

4192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0490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8 07:23:22 | 显示全部楼层
10、缘情绮靡
古代诗学概念。语出晋代陆机《文赋》:“诗缘情而绮靡。”“缘情”谓诗因情而发,“绮”,“靡”,一指文辞华采,一指声音美妙,总起来表明诗歌情感性和美文性特征。《尚书•舜典》标举“诗言志”,“志”原包含有情感性因素在内,但不突出,古时诗、乐合一,对诗、乐之具情感性,有所涉及,如《荀子•乐论》:“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可免也。”《毛诗序》更是明言:“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肯定诗之“吟咏情性”的特点,刘歆《七略》“诗意言情”, 郑玄《礼记》注“诗谓好恶之情”都是同样见解。陆机之“缘情”由此而来,与“言志”并无本质冲突。《文选•文赋》李善注“诗以言志,故曰缘情”可以为佐证。但是“绮靡”则强调诗歌的美文性,它上承曹丕《典论•论文》“诗赋欲丽”,是当时文学意识新变的体现。“缘情绮靡”的提出,强调了诗歌的审美特征,后代许多文论家予以积极响应,如:刘勰《文心雕龙•辩骚》“《九歌》《九辩》,绮靡以伤情”, 《时序》“结藻精英,流韵绮靡”;梁萧绎《金楼子•立言》“至如文者,惟须绮毂纷披,宫徵靡曼,唇吻遒会,情灵摇荡”;王王 筠《昭明太子哀册文》“属词婉约,缘情 绮靡”;唐令狐德棻《周书.王褒庾信传论》论及北朝文艺之沉寂曰:“体物缘情,则寂寞于世”;王维《上党苗公德政碑》 “诗穷绮靡”;杜甫《偶题》“缘情慰飘荡”等。到了后代,有人将“绮靡”理会成“浮艳、侈丽”,与南朝诗风相联,予以贬抑,又非难陆机只“缘情”而不谈“止乎礼义”,是“导入歧途” (纪昀《云林诗钞序》)。纪昀诸人,从儒家正统观念出发,对“缘情绮靡”说作出了否定性的批评和解释,并不符合陆机《文赋》原意,但影响很大,至今仍沿误后人。“

――摘自《中国诗学大辞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3

主题

6443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0016
发表于 2018-11-18 08:20:05 | 显示全部楼层
戴版主研究高深,令人折服!致敬!



早晨好.gif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0

主题

4192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0490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8 20:51:46 | 显示全部楼层
黑土恋 发表于 2018-11-18 08:20
戴版主研究高深,令人折服!致敬!

感谢黑土恋朋友的鼓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0

主题

4192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0490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9 16:36:09 | 显示全部楼层
11、诗赋欲丽
古代诗学概念。原是曹丕对于诗歌和辞赋艺术特征的认识,语出其《典论•论文》:“夫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此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也,唯通才能备其体。”魏晋时代,家弃章句,儒家经学有日趋式微之势,文学的独;立地位与特殊价值,逐渐被人认识,因而曹丕《典论•论文》应运而生。它突破了儒家“诗言志”说的传统理论框架,提出了“诗赋欲丽”的理论主张,开始把纯文学作品从非文学作品中区分出来,其意义远远超越了一般的文体论,反映了时代文艺审美意识的觉新。古代的诗赋,是纯文学的代表文体。曹丕认为诗赋的辞藻华丽,讲究文采,追求艺术形式之类,这是符合文学的艺术特征。表面上并不涉及思想内容,实际却与内容题材及思想情感的表述有关。在三国魏时,“诗赋欲丽”是一种富于创造性的大胆假设和理论开拓,对于汉儒视文学为经学附庸的传统观念,无疑是一次有力的冲击和摆脱旧思想桎梏的努力。如鲁迅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是之关系》一文中所说: “汉文慢慢壮大是时代使然。非专靠曹氏父子之功的,但华丽好看,却是曹丕提倡的功劳。”又说:“他(按指曹丕)说诗赋不必寓教训,反对当时那些寓训勉于诗赋的见解,用近代的文学眼光看来,曹丕的一个时代可说是‘文学的自觉时代’。” (《而已集》)对形式的重视与追求,在当时不仅是文学获得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一个因素,而且也是一种文学观念的更新,是文学自觉的一个鲜明标志。后来陆机《文赋》“诗缘情而绮靡”,“绮靡”就是“华丽”,明显受到曹丕“诗赋欲丽”之论的影响。

――摘自《中国诗学大辞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0

主题

4192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0490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0 08:06:38 | 显示全部楼层
12、尚巧贵妍
与诗学有关的古代文论概念。原是陆机对于艺术创作技巧的阐述。其《文赋》在列述诗、赋等十类文体的风格特征后概括地说:“其为物也多姿,其为体也屡迁。其会意也尚巧,其遣言也贵妍,暨音声之迭代,若五色之相宣。”“会意”指作者的立意、构思。立意构思当求巧妙,遣词造语则讲究华美。这正是陆机《文赋》的精神所在。《文赋》首句云:“余每观才士之作,窃有得其用心。”此“用心”正表现在“立意”与“遣词”上。后面称:“其始也,皆收视返听,耽思旁讯,精鹜八极,心游万仞。”此描写 “立意”。“然后选义按部,考辞就班,抱署者咸叩,怀响者毕弹”,则描写“遣言”。所谓“辞程才能效伎,意司区而为匠”,作文之道无非立意遣言二端,而此二端的要求简言之却是 “尚巧贵妍”。陆机此论反映了当时文学创作与文艺批评的风尚,从西晋开始“尚巧贵妍”的审美旨趣逐渐形成。如沈约称当时文风为“缛旨星稠,繁文绮合”,“遗风馀烈,事极江右”(《宋书•谢灵运传论》)。《文心雕龙•明诗》篇云  :“晋世群才,稍人轻绮。张潘左陆,比肩诗衢。采缛于正始,力柔于建安。或析文以为妙,或流靡以自妍,此其大略也。”由此可见陆机此论的意义与影响。至南朝绮靡华美的文风日益盛行,陆机“尚巧贵妍”之说当亦起了一定的推波助澜的作用。明谢榛 《四溟诗话》指责它“重六朝之弊”,则态度偏颇,为不明六朝美学风尚所致。

――摘自《中国诗学大辞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0

主题

4192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0490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1 06:33:30 | 显示全部楼层
13、错采镂金
古代诗学概念。见钟嵘《诗品》卷中评颜延之诗引汤惠休语云“谢(灵运)诗如芙蓉出水,颜如错采镂金”。“芙蓉出水”状自然清新的文学风格,“错采镂金”则形容过分地雕琢,损伤了真美。《南史•颜延之传》亦云“延之尝问鲍照己与灵运优劣。照曰  :‘谢五言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君诗如铺锦列绣,亦雕缋满眼。’”此语或为惠休之本。颜延之诗文长于廊庙之制,又好用典故,“连类合章,比物集句” (《庭诰》),故当时有此讥评。
――摘自《中国诗学大辞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0

主题

4192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0490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2 09:08:25 | 显示全部楼层
14、 诗道
古代诗学概念。内容涉及诗歌创作的艺术本质或规律的问题。语见中唐诗僧皎然《诗式》卷一《重意诗例》,“两重意已上,皆文外之旨,若遇高手如康乐公,览而察之,但见情性,不睹文字,盖诣道之极也。向使此道,尊之于儒,则冠六经之首;贵之于道,则居众妙之门;崇之于释,则彻空王之奥。但恐徒挥其斤而无其质,故伯牙所以叹息也。”其《诗议》又云:“且夫文章关其本性,……巧拙清浊,有以见览人之志矣。抵而论之属于至解,其犹空门证性有中道乎!何者?或虽有态而语嫩,虽有力而意薄,虽正而质,虽直而鄙,可以神会,不可言得,此所谓诗家之中道也。”中唐以前,人们论诗多重儒家“诗教”,而罕见“诗道”之说。以“诗道”论诗歌创作的特殊规律自皎然始。皎然也曾谈及“诗教”,但多继承前儒之见而少有新意,而论及“诗道”,则作出超越前人的理论贡献。皎然之前,如初唐陈子昂《修竹篇序》云:“文章道弊五百年矣。”所称文章之“道”,包括了诗歌创作在内,但其“道”的内涵,偏重政教治化,而块乏纯粹的审美意蕴。而皎然用“诗道”来概括诗歌的艺术本质规律,则是受佛学启发而提出,其内涵以审美意蕴为主。《诗议》所称诗之“中道”,即来自当时的佛教学说,指脱离“两边”(两个极端)的不偏不倚的道路或观点方法。如果撇开其复杂的宗教内容,则可指事物自身所具有的完满本性,或指认识事物的正确方式、方法或途径。皎然把这一佛学概念引以论诗,赋予新的内涵,使诗的审美特质获得了理论升华。所称“诗道”突破了儒家传统观念,至少具有以下两层涵义:一是指诗歌自身所独具的完整本性或本质,二是指诗歌创作和欣赏中进行艺术思维时的审美把握的辩证方法。皎然认为“诗”是自性完满的特殊事物,其尊贵可冠于儒家六经之首,居于道家的众妙之门,直探佛家的“空王之奥”。但是诗又独立于三家之外而自有其独立完美的本性。其《诗式序》又进一步把诗的艺术特质表达得更具体更明确:“夫诗者,众妙之华实,六经之菁英,虽非圣功,妙均于圣。彼天地日月,玄化之渊奥,鬼神之微冥,精思一搜,万象不能藏其巧。其作用也,放意须险,定句须难,虽取由我衷,而得若神授,至如天真挺拔之句,与造化争衡,可以意冥具,难以言状,非作者不能知也。”这里也包括了他对诗歌创作艺术思维规律的见解。因而他在《诗式》《诗议》中几乎不讲风化或“发乎情止乎礼义”的传统观念,而是全面地论述了诗歌艺术诸因素,和艺术思维中主体、客体及载体之间的矛盾统一关系。如意象与境象,体德与作用,才情与识理,苦思与神会,典丽与自然,以及巧与拙,清与浊,动与静等等,都在他所称“诗道”的涵盖之中。因此,其“诗道”指的是诗的特殊艺术本质或其审美创造的特殊规律。中唐时以“诗道”论诗的还有刘禹锡《董氏武陵集纪》:“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驰可以役万里,工于诗者能之。风雅体变而兴同,古今调殊而理冥,达于诗者能之。工生于才,达生于明,二者还相为用,而后诗道备矣。”这同样超越儒家传统的“言志”“教化”说,进一步揭示了诗歌创造的意境之美和特殊规律。以“诗道”来概括审美中心的诗学体系,便同以儒家传统的“诗教”为中心的理论分道扬镳了。唐以后,对“诗道”理论作出重要发展的是南宋的严羽,其《沧浪诗话•诗辨》云:“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惟悟乃为当行,乃为本色。然悟有浅深,有分限,有透彻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汉魏尚矣,不假悟也。……诗道如是也。”以“妙悟”论“诗道”,把中国古代审美中心论的诗歌美学推上了一个新的层次(详见“妙悟”条)。严羽之后,以“诗道”论诗者渐多,又从各方面扩大和深化了它的理论内涵。

――摘自《中国诗学大辞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0

主题

4192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0490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3 08:41:16 | 显示全部楼层
15、诗笔
与诗学有关的古代文论概念。原是南北朝至唐代文体分类用语。如《南齐书•萧子懋传》:“及文章诗笔,乃是佳事。”原来南北朝时,人们习惯以文、笔相对称,文指押脚韵的诸种文体,如诗、赋、颂、赞、铭、箴等,笔指不押脚韵的诸种文体,如诏、策、章、奏、书信、议论文等。由于当时诗歌创作风气极盛,士大夫阶层“终朝点缀,分夜呻吟”(钟嵘《诗品序》),诗成为“文”中最主要的体裁,因而又流行“诗笔”之语。如梁刘孝绰兄弟中孝仪行三,长于笔,孝成行六,长于诗,孝绰乃云“三笔六诗”(《梁书•刘潜传》)。又沈约长于诗,任昉长于笔,故世称“沈诗任笔”(钟嵘《诗品》中)。萧纲《与湘东王书》亦云:“至如近世谢朓、沈约之诗,任昉、陆倕之笔,斯实文章之冠冕,述作之楷模。”又徐陵《谏仁山深法师罢道书》:“夜琴昼瑟,是自娱怀;晓笔幕诗,论情顿足。”诗、笔的区分,也体现了当时人的文学审美观念。萧绎《金楼子•立言》云:“吟咏风谣、流连哀思者,谓之文。”系将诗歌作为文的代表。又云“至如文者,惟须绮縠纷披,宫徵靡曼,唇吻道会,情灵摇荡。”意谓诗歌应具有强烈的抒情性质和感染力量,又有美丽的藻采、和谐的声律,其语反映了当时人对于诗歌类作品审美特征的认识。至于笔中诸体,多为政治、社会生活中的实用性文体,当时人也要求它们具有语言色彩和声音之美,讲究骈偶、用典、词藻和声律和谐,故虽是实用文体,但也常常兼具审美因素,可供欣赏,“并为人耳之娱”,“俱为悦目之玩”(萧统《文选序》)。不过诗的审美性质更为鲜明。唐代诗歌创作亦非常兴盛,诗笔一语仍然流行。如殷璠《河岳英灵集》评陶翰:‘历代词人诗笔双美者鲜矣,今陶生实谓两全。”赵璘《因话录》卷三:“韩文公与孟东野友善。韩公文至高,孟长于五言,时号孟诗韩笔。”后来情形渐渐发生变化。由于古文运动开展,唐宋古文家都自称所作散文为古文,或径称为文,于是无韵之作不再称为笔而称为文,南朝文笔、诗笔对举之义渐湮,而代之以“诗文”。如宋初宋白《玉津杂诗》有云:“坐卧将何物?陶诗与柳文。”(陆游《老学店笔记》卷九引)指陶潜诗、柳宗元文。于是诗笔一语逐转为专指诗歌。如王安石诗:
“闲中用意归诗笔,
静定安身比泰山。”
苏轼诗:
“水洗禅心都眼净,
山供诗笔总眉愁。”
――摘自《中国诗学大辞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0

主题

4192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0490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4 07:59:32 | 显示全部楼层
16、诗无达诂
古代诗学概念。原作“《诗》无达诂”,始见于汉董仲舒《春秋繁露•精华》篇。“达”,明白、晓畅;“诂”,以今言释古语。它原是汉儒根据春秋时代“赋《诗》言志”、断章取义的情况,而提出的阅读与应用古《诗》(即《诗经》)的一个方法或原则。汉儒以为古《诗》的时代已逝,事过境迁,因此可以不必忠于原义,而根据自己的需要应用,随心解释。作为经学附庸的“《诗》无达诂”之说,其理论局限是明显的。但后代的文论家,有时从文学欣赏的审美思维入手,把专指《诗经》的方法,作为“诗无达诂”,来泛指一般诗歌的审美原则。宋王应麟《困学纪闻》卷三:“董子曰:‘诗无达诂’,孟子之‘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也。”指出了“诗无达沽”与孟子“以意逆志”说诗方法的渊源联系。说明诗歌的审美艺术,应超越单纯的训诂文字、诠释词语的范围,主要应该用心灵去捕捉诗歌的意象和境界。诗是特殊的语言艺术。“诗无达诂”正是根据诗歌的艺术特征,教人不要只看语言文字与事物之间有形的直接联系,更要看到它们之间那无形的本质联系。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有形和直接联系可以“达诂”;但无形的本质联系则常是反映事物之间深层结构中的心灵振荡,犹如捕风捉影,很难一下子“了然于口与手”(苏轼《答谢民师书》)。因此,一些神气浑融而发其自然精光的诗篇,就不能仅是训诂文字,牵合“事实”,而应根据作品本身所提供的意象,按照生活体验去驰骋其艺术想象,才能获得美的享受。因此,“诗无达诂”并不是说诗歌不可解释或无法明白,而是说不能拘泥字面,“以辞害志”,死于句下,强调的是诗歌审美思维的空灵性。这种解释对后代诗歌理论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如明谢榛《四溟诗话》卷一:“诗有可解,不可解,不必解,若水月镜花,勿泥其迹可也。”对于诗歌的语言艺术,拘泥字面,常是“诂”而不达;相反,模糊空灵的审美体悟却现出了新的光明。一般地说,科学的理性认识易精确,而诗歌的感情评价多模糊,其审美意义,很难精确度量。这就是“诗无达诂”说获得日新发展的科学根据。
――摘自《中国诗学大辞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