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戴望天

诗学概念

[复制链接]

70

主题

4192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0490
 楼主| 发表于 2019-1-23 08:13:22 | 显示全部楼层
76、 风骨
古代诗学仅念。语见刘勰《文心雕龙•风骨》篇:“《诗》总六义,风冠其首,斯乃化感之本源,志气之符契也。是以怊怅述情,必始乎风;沈吟铺辞,莫先于骨。故辞之待骨,如体之树骸;情之含风,犹形之包气。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意气骏爽,则文风清焉。若丰藻克赡,风骨不飞,则振采失鲜,负声无力。……故练于骨者,析辞必精;深乎风者,述情必显。捶字坚而难移,结响凝而不滞,此风骨之力也。”“风”,意谓文章中表现出的充实、感人的情志力量,以创作主体的“意气骏爽”为前提,其基本特征是清、明;“骨”,意谓文章在语言表现上呈现的刚健的风格。“风骨”作为一个整体范畴,指坚挺刚健、简练鲜明的美学风貌。“风”、“骨”、“风骨”,原都来自魏晋南朝对人物的评议品鉴:《世说新语•容止》:“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世说新语•赏誉》:“陈玄伯垒块有正骨。”《世说新语•轻诋》:“韩康伯将肘无风骨。”刘孝标注引《晋安帝纪》:“王羲之风骨清举。”它较早进人绘画理论。顾恺之提到“骨法”、“神气”;谢赫《古画品录》论作画六法,其一曰“气韵生动”,重在风神,其二曰“骨法用笔”,讲究“骨梗有力”。他评曹不兴画:“观其风骨,名岂虚成!”在文学理论领城,刘勰对“风骨”作了最为完备、系统的论述。首先指出了“风骨”中“风”的主导地位,对“风”、“骨”的特征作了分析和规定,关于风骨和藻采的关系也作了辩证的说明:”若丰藻克赡,风骨不飞,则振采失鲜,负声无力……若风骨乏采,则鸷集翰林;采乏风骨,则雉窜文囿。”而钟嵘在《诗品》中则运用了与“风骨”含义相近的“风力”、“骨气”等概念。他称誉曹植“骨气”奇高,批评玄言诗“皆平典似《道德论》,建安风力尽矣”,成为唐代陈子昂高标“汉巍风骨”的先声。“骨气”在当时乃至后代都是一个较常见的范畴,如袁昂《书评》评蔡邕书法“骨气洞达,爽爽有神”;杨炯《王勃集序》批评当时文风“骨气都尽,刚健不闻”;陈子昂《与东方左史虹修竹篇序》“骨气端翔”等。“风骨”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中流布甚广,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范畴。魏收《魏书•祖莹传》:“莹以文学见重,常语人云:‘文章须自成机抒,成一家风骨。’”唐殷璠《河岳英灵集》评崔颢“晚节忽变常体,风骨凛然”;宋严羽《沧浪诗话》谓“顾况诗多在元、白之上,稍有盛唐风骨处”;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谓“近世选唐诗者,独高棅《唐诗正声》颇重风骨,其格最正”;王世贞《艺苑卮言》云:“《连昌宫辞》似胜《长恨》,非谓议论也,《连昌》有风骨耳”;胡应麟《诗薮》评曹植诗“才藻宏富,骨气雄高”;清毛先舒《诗辩诋》谓“嘉州轮台诸作,奇姿杰出,而风骨浑劲”;清沈德潜《说诗晬语》谓“庚子山才华富有,悲感之篇,常见风骨”;翁方纲《石洲诗话》云:“陈伯玉峍兀英奇,风骨峻上。”大体说来,风骨范畴在南朝刘勰、钟嵘时确立,发展至唐时愈加鼎盛,而其后则是广泛传衍和变易充实的阶段。
――摘自《中国诗学大辞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0

主题

4192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0490
 楼主| 发表于 2019-1-24 08:00:10 | 显示全部楼层
77、汉魏风骨
古代诗学概念。指汉魏诗歌爽朗有力的动人风貌。语见陈子昂《与东方左史见修竹篇序》:“汉魏风骨,晋宋莫传。”汉代乐府诗语言质朴,不事雕采。无名氏古诗和传为苏武、李陵所作的离别诗,虽较乐府诗多文人气息,但仍自然浑成,难以句摘;其情感表现或委婉深沉,或奔放激烈,都富于感染力量。至建安时期诗作,虽已开始从事华藻,注意字句锤炼和景物描写,但因当时文人遭遇乱离,感时忧国,其情感尤为强烈,且自觉接受汉代诗歌影响,故仍呈现慷慨多气、明朗劲健的动人风貌,并不显得雕琢纤巧。至正始时期(曹魏后期),嵇康、阮籍处于曹魏与司马氏集团的争权倾轧之中,满怀忧患之感而无可告诉,乃一发之于诗歌。阮籍《咏怀》尤为深沉。虽其政治方面的忧愤不能明言,后人乃有归趣难求之叹,但其中大部分作品的语言风格仍质朴有力,情感表现仍鲜明动人。总之,汉魏诗具有情感表现明朗、语言比较质朴的共同艺术特点。西晋诗声色渐开,讲究排偶、藻采,雕琢气息渐浓,比较缺少爽朗动人的情感力量。东晋玄言诗多以《老》《庄》理语入诗,表现士人夷泰心情和对于玄理的体会,情感寡少,平淡乏味。刘宋诗声色大开,语言雕琢更甚于西晋,殊少浑朴自然之气。齐梁诗尤为柔靡采丽。当然晋宋以来也有成就卓著的诗人,但诗坛风貌确与汉巍之明朗劲健不同。陈子昂倡言复古,乃标举汉魏,实是改革诗风的又一响亮口号。其后盛唐诗人也自觉学习建安。汉魏风骨在诗歌史上具有深远影响。
――摘自《中国诗学大辞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0

主题

4192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0490
 楼主| 发表于 2019-1-25 06:37:04 | 显示全部楼层
78、慷慨任气
古代诗学概念。原是南朝梁刘勰对建安诗人创作特点的概括。语见《文心雕龙•明诗》:“暨建安之初,五言腾踊。文帝、陈思,纵辔以骋节;王、徐、应、刘,望路而争驱。并怜风月,狎池苑,述恩荣,叙酣宴。慷慨以任气,磊落以使才。造怀指事,不求纤密之巧;驭辞逐貌,唯取昭晣之能。此其所同也。”慷慨任气,指情感激荡,直抒胸臆。《文心雕龙•时序》并从时代环境解释此种风貌形成的原因:“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汉末社会动乱,战争频仍,激发了诗人们感时伤乱、忧国忧民的强烈情感,也培育了他们澄清天下、建功立业的壮志,发之于诗,便形成情思慷慨的动人风貌。同时,此种风貌的形成,与人们喜好强烈情感表现的审美情趣也有关系。曹植既自称“其所尚也,雅好慷慨”(《前录序》)。又与建安诗人接受汉代古诗和乐府影响、语言和表现手法较为质朴有关。他们“称景物则不尚雕镂,叙胸情则唯求诚恳”,“文采缤纷,而不能离闾里歌谣之质”(黄侃《诗品讲疏》)。因其表现较为疏朗浑朴,故容易显得慷慨多气。建安诗歌此种优良风格,为后世所推崇。南朝时除刘勰予以称道外,钟嵘《诗品》亦重视“建安风力”,称曹植诗“骨气奇高”,刘桢诗“贞骨凌霜,高风跨俗”,均与“慷慨任气”同旨。盛唐诗人自觉学习建安诗风,对于骏爽,刚健的盛唐之音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摘自《中国诗学大辞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0

主题

4192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0490
 楼主| 发表于 2019-1-26 07:40:16 | 显示全部楼层
79、 骨力
古代与诗论相通的美学概念。《晋书•王献之传》,“羲之草隶,江左中朝莫有及者。献之骨力远不及父,而颇有媚趣。”此处“骨力”是指线条笔力的刚健遒劲,而不是纤弱婉媚。“骨力”用于诗文批评,是指文字表达的刚劲有力。刘勰《文心雕龙•风骨):“捶字坚而难移,结响凝而不滞,此风骨之力也。若瘠义肥辞,繁杂失统,则无骨之征也;思不环周,素莫乏气,别无风之验也。”可见,“风”是指“思”,“骨”是指“辞”。“风骨之力”,指“风力”和“骨力”。钟嵘《诗品序》评:“孙绰、许询、桓、庾诸公诗,皆平典似《道德论》,建安风力尽矣。”不满于诗的“风力”不足,内容如同说教。“骨力”指语辞的劲拔,则不言自明。思想内容的特性是“动”,语辞形式的特性是“静”,故“骨”常与静态词连用,如“骨劲而气猛”,“风清骨峻”(《风骨》)等。“劲”、“峻”,显示的是“力”,所以“骨力”是指语言的强劲挺拔,端直凝重。“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风骨》)。“端直”,体现的就是“骨力”。所谓“建安风骨”,是指建安诗歌不仅有“风力”,同时也有“骨力”。雅好慷慨是“风力”,梗概(义同“端直”)笔长则是“骨力”。刘桢诗刚劲挺拔,就深得“骨力”。胡应麟说:“乐天才具泛滥,梦得骨力豪劲,在中、晚唐间自为一格。”(《诗薮》内编卷五)“骨力豪劲”就是指文字表达的奇崛雄健,豪峻强劲。“骨力”与“风力”往往是密不可分的。无“风力”,“骨力”则易浮;乏“骨力”,“风力”则轻扬。诗意慷慨激昂,字有顿挫凝放,则无轻浮之失。
――摘自《中国诗学大辞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0

主题

4192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0490
 楼主| 发表于 2019-1-27 08:19:07 | 显示全部楼层
80、骨气
古代诗学概念。在刘勰《文心雕龙•风骨》篇中,“骨”与“气”分而论之,云:“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意气骏爽,则文风清焉。……若瘠义肥辞,繁杂失统,则无骨之征也;思不环周,索莫乏气,则无风之验也。”分别从语言和神气两方面来讨论。至钟嵘《诗品》则合二为一,卷上评曹植诗:“骨气奇高,词彩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但钟嵘也常将“骨”、“气”作为两义对待。他评刘桢诗“真骨凌霜”,是指诗的立意坚贞高拔,与评曹植“骨高”角度相同。他又评刘桢诗“仗气爱奇”,也与曹植评语“气奇”思路不二。“气”就是气势。陈子昂推崇“汉魏风骨”,称誉”明公《咏孤桐篇》“骨气端翔,音情顿挫”(《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骨气端翔”与“骨气奇高”造语相仿,气翔则高远,骨端则耿直。序文于“骨气端翔”之前感叹说:“思古人常恐逶迤颓靡,风雅不作,以耿耿也。”可以推测,“骨气”与“风雅”密切相关,“骨气端翔”也就是赞美《咏孤桐篇》的立意不失《诗经》的雅正,同时又具有唱叹回旋的气势风韵。对曹植的评语“情兼雅怨”,即是说他的诗有《诗经》的“风雅之致”。综上可知,以“骨气”论诗,它包括立意和气势两个方面。刘勰《文心雕龙•风骨》:“鹰隼乏采,而翰飞戾天,骨劲而气猛也。”建安诗多“骨气”,“言气骨则建安为俦”(《河岳英灵集•集论》),可见有“骨气”的诗,立意高拔不俗,性情梗概雅厚,决不凄凉哀怨、多愁善感。它直抒胸臆,不尚雕镂,故一气流转,得劲健之势。钟嵘评刘桢诗:“气过其文,雕润恨少”。少则气盛,多则支离,所以“体被文质”,方得“骨气”。有“骨气”的诗,其感慨多因现实而发,梗直不屈,风格刚健。杨炯《王勃集序》说龙朔年间诗文“骨气都尽,刚键不闻”,缺乏现实内涵,语气委弱绮靡,诗也就没有“骨气”。
――摘自《中国诗学大辞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0

主题

4192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0490
 楼主| 发表于 2019-1-29 07:25:37 | 显示全部楼层
81、风雅
古代诗学概念。原是指代《诗经》,《诗经》中有《国风》、《小雅》、《大雅》,故称。后来引申来泛指《诗经》所代表的优良文学传统。初唐陈子昂《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思古人常恐逶迤颓靡,风雅不作,以耿耿也。”陈氏论诗崇尚汉巍,不满晋宋以后诗,尤其鄙薄齐梁诗,认为晋宋齐梁诗逐渐丧失了《诗经》关心现实、情志充实深刻、艺术表现明朗真朴的优良传统。元结《箧中集序》:“风雅不兴,几及千岁,溺于时者,世无人哉!”其意与陈子昂相近。杜甫《戏为六绝句》之六:“未及前贤更勿疑,递相祖述复先谁?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杜甫尊重传统,主张广收博取,而须有所别择,裁汰浮伪之体,继承《诗经》的优良传统。又元稹《乐府古题序》:“况自风雅,至于乐流,莫非讽兴当时之事,以贻后代之人。沿袭古题,唱和重复,于文或有短长,于义咸为赘剩。尚不如寓意古题,刺美见事,犹有诗人引古以讽之义焉。”主张为乐府诗者,应效法《诗经》和古乐府感慨时事,进行美刺的精神,发挥诗歌的积极政教作用。白居易称张籍诗“风雅比兴外,未尝著空文”(《读张籍古乐府》),又批评李白诗:“索其风雅比兴,十元一焉。”(《与元九书》)比兴均为《诗经》六义之一,风雅比兴连文,亦指《诗经》所具有的美刺讽谕精神及其批判现实的意义。而盛唐殷璠《河岳英灵集》评储光羲诗云:“格高调逸,趣远情深,削尽常言,扶风雅之迹、浩然之气。”则以风雅泛称储诗之高古,乃偏指艺术表现而言。高仲武《中兴间气集序》述其选录范围云:“但使体格风雅,理致清新,期观者易心,听者辣耳,则朝野通载,格律兼收。”也以风雅泛称作品体貌之高雅。而《中兴间气集序》评刘长卿云:“其‘得罪风霜苦,全生天地仁’,可谓伤而不怨,亦足以发挥风雅矣。”则是说这两句诗体现了温柔敦厚的诗教精神。元好问《东坡诗雅引》云:“五言以来,六朝之谢、陶,唐之陈子昂、韦应物、柳子厚,最为近风雅,自馀多以杂体为之。诗之亡久矣,杂体愈备,则去风雅愈远,其理然也。”其风雅亦偏指艺术风貌之高古雅正而言。《诗经》的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都被后人认为典范,故风雅一语,可指内容之无邪雅正,也可指艺术之温婉典雅,也可二者兼指。
――摘自《中国诗学大辞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0

主题

4192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0490
 楼主| 发表于 2019-1-30 07:32:55 | 显示全部楼层
82、风韵
古代诗学概念。“风韵”一词,早先用于人物品评,如《晋书•桓石秀传》“风韵秀彻”,《南史•孔珪传》“风韵清琉”,代表了六朝文人放纵情志,不受局检的生活作风。它是人的内在精神情志通过有形风姿的外在体现,超乎尘俗,节操高尚,情感真挚,志向清远,度量旷达,意气飞扬。于是,写诗作画,自然要讲“风韵”。《世说新语•赏誉》:“孙兴公为庾公参军,共游白石山,卫长君在坐。孙曰:‘此子神情都不关山水,而能作文?’庾公曰:‘卫风韵虽不及卿诸人,倾倒处亦不近。’”此将人身之风韵与诗文之风韵联系了起来。评人品诗,道一以贯,如陶渊明的诗,淡泊闲远,俗气不沾,清洁自守,味厚而深,也就是有“风韵”。孟浩然诗与此接近,但苏轼评之为“韵高才短”(《后山诗话》引)。可见,诗有“风韵”,其襟怀必高洁绝尘,不受世俗礼法约束。李白的诗,洒脱放逸,也是有“风韵”之作。“风韵”之诗,重情而轻理。情的特性是曲,正与“风韵”的流动宛转相合。理的特性是直,理直则“风韵”难以描绘。前人论诗,常谓唐诗以情韵性,宋诗因思理长。主情韵,故贵流转;重思理,故求透辟。在语言表达上,“风韵”追求的是一种“馀意”。范温《潜溪诗眼》:“有馀意之谓韵。”“馀意”也就是“言外之致”。司空图《与李生论诗书》说:“近而不浮,远而不尽,然后可以言韵外之致。”诗要求得“风韵”,不能执著于实象,要从虚处传神,不能一吐为快,而要言近意远,给读者以想象和回味的馀地。总之,“风韵”虽有深浅之异,丽朴之别,但总以空灵飞动内在气性为宗,而不可狭看。
――摘自《中国诗学大辞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0

主题

4192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0490
 楼主| 发表于 2019-1-31 07:34:59 | 显示全部楼层
83、风教
古代诗学概念。语出《毛诗序》:“《关雎》后妃之德也,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故用之乡人焉,用之邦国焉。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汉儒认为,风为《诗经》“六义”之一,《关雎》为《诗经•周南》之开篇。《毛诗序》通过对《关雎》诗意的附会,引出了诗歌的教育感化作用,进而把诗歌作为安邦治国的工具。在先秦,孔子提出了“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论语•阳货》)的主张,已经包含有诗歌教育感化作用的内容。荀子也强调诗乐的教化作用,主张统治者应自觉地利用诗乐教育人民。《毛诗序》进一步发展了这一文学思想,强调统治者应利用诗歌自上而下地教化人民,达到“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的目的。重视诗歌政治、道德的教化作用,在历史上曾起过积极的或消极的双重作用。唐代白居易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以期“救济人病,裨补时阙”(《与元九书》),正是风教主张的继续,对引导诗人面向社会、人生,关心人民疾苦起了良好的作用。另一方面,过分强调诗歌的教化作用,忽略诗歌的艺术特色,也曾严重影响诗歌的发展。参见“教化”。
――摘自《中国诗学大辞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0

主题

4192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0490
 楼主| 发表于 2019-2-1 07:52:18 | 显示全部楼层
84、 教化
古代诗学概念。语见《毛诗序》:“诗者,志之所之也。……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教化”即教育感化,指诗歌的教育作用而言。在先秦,孔子提出“兴、观、群、怨”之说,概括了诗歌的美感作用、认识作用和教育作用。荀子也强调诗乐的教化作用,主张统治者应自觉地利用诗乐教育人民。《毛诗序》进一步发展了这一文学思想,强调统治者应利用诗歌自上而下地教化人民,通过诗歌对人民的教化,达到安邦治国的目的。有的批评家还以此作武器批判诗歌创作中脱离现实、沉溺私情的倾向。清代沈德潜说:“诗之为道,可以理性情,善伦物,感鬼神,设教邦国,应对诸侯,用如此其重也。秦汉以来,乐府代兴;六代继之,流衍靡曼;至有唐而声律日工,托兴渐失,徒视为嘲风雪,弄花草,游历燕衎之具,而诗教远矣。”(《说诗晬语》卷上)参见“风教”。
――摘自《中国诗学大辞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0

主题

4192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0490
 楼主| 发表于 2019-2-2 07:30:19 | 显示全部楼层
85、政教
古代诗学概念。见于《荀子•王制》:“平政教,正法则,……使百姓尽免(勉)而众庶不偷,冢宰之事也。”又《礼记•王制》云:“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郑玄注:“教谓礼义,政谓刑禁。”“政教”原是政治教化的总称,包括行政法律,礼制乐教等统治手段。汉儒把政教引人文学批评领域,与“诗教”结合起来,成为儒家文学批评的一个重要概念。《礼记•经解》:“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诗教的中心是强调文学艺术为政治教化服务。孔子论诗,提出了“兴、观、群、怨”的概念,揭示出诗歌的重要社会教育作用和美感认识作用。《毛诗序》论述诗的社会作用时指出:“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又说《诗》“用之乡人焉,用之邦国焉。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指出诗歌具有潜移默化,移风易俗,裨补政教的功能。政教说对后世诗歌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唐代白居易诗论进一步指出诗歌上可以“补察时政”,下可以“泄导人情”(《与元九书》),对引导诗人关心社会现实,关心人民疾苦起到积极作用。但政教说在历史上也因其时代局限,加以封建统治者片面强调,忽略了诗歌的艺术特点,因而对诗歌的发展也有消极的一面。
――摘自《中国诗学大辞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