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楼主: 戴望天

诗学概念

[复制链接]

70

主题

4192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0470
 楼主| 发表于 2018-12-4 08:21:50 | 显示全部楼层
27、诗有七德
古代诗学概念。语出唐皎然《诗式》卷一:“一、识理,二、高古,三、典丽,四、风流,五、精神,六、质干,七、体裁。”“德”一作“得”。其义来自道家哲学。《老子•五十一章》:“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是宇宙本体,“德”是“道”存在的个别形态,是一切事物之所以存在的先验的依据。换句话说,“德”就是一切事物得之于“道”的特殊本质。《管子•心术上》:“德者,道之舍,物得以生,……故德者,得也;得也者,其谓所得以然也。”《韩非子•解老》:“德者,内也;得者,外也。”“德者,得身也。”因此,“德”就是事物的特殊本质或特有属性。《文心雕龙•原道》云:“文之为德也大矣!”则用“德”论“文”,说明“文”作为一种具有特殊本质的事物,形态多样,包罗万象。而皎然“诗有七德”,则用之论诗。“高古”、“典丽”、“风流”、“精神”四者,是诗中四种不同的风格,“识理”,则主要指创作主体的思想及其在作品中的表现,而“质干”、“体裁”则为构成诗的艺术要素。皎然论诗,同时还讲“体德”《诗式》卷一《辨体有一十九字》中,就有两处体、德连用。他说:“不妨一字之下,风律外彰,体德内蕴,……其一十九字,括文章德体风味尽矣。”可见“诗有七德”不足以权括诗歌之“德”的全部义蕴。从辨体列出的十九字是十九种“体德”。或者说把诗按照思想内容、艺术风格、审美特征的不同,概括为十九类。其中有的偏重于思想内容。如“忠,临危不变曰忠。”“节,持操不改曰节。”“志,立志不改曰志”,属于这一类型的还有“气”、“德”、“诚”、“达”等,可以说都是因诗人的“识理”不同而形成的不同内容和品格。至于“高,风韵朗畅曰高”,“逸,体格闲放曰逸”,“思,气多含蓄曰思”,等等,则和“七德”中的“高古”、“典丽”等属于同一类型。而“情,缘境不尽曰情”,“悲,伤甚曰悲”,“怨,词调凄切曰怨”等,其审美特征,又因诗的“质干”不同而不同。还有“力,体裁劲健曰力”,诗的艺术风格,则与诗人对“体裁”的处理方式密切相关。由此看来,“体德”之“德”与“七德”之“德”,都是指诗歌的内容品格,艺术风格,即不同类型的诗歌作品的不同特质。“诗有七德”只是列举七种主要的类型,而不是说诗歌中只有这七种品格、风格。
――摘自《中国诗学大辞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0

主题

4192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0470
 楼主| 发表于 2018-12-5 07:45:40 | 显示全部楼层
28、诗为活物
古代诗学概念。语见明钟惺《诗论》:“诗,活物也,游、夏以后,自汉至宋,无不说诗者,不必皆有当于诗,而皆可以说诗。其皆可以说诗者,即在不必皆有当于诗之中。非说诗者之能如是,而诗之为物,不能不如是也。”原是他对《诗经》的作品能被历代不同读者反复研求阅读,新意迭见现象的抽象概括,而其意义也普遍适用于诗歌的接受批评。钟惺以为,《诗》是一种流动不居的“活物”。一方面,“活”是作品本身的一种客观属性,这不仅是因为诗歌作品意蕴丰富奥邃,其旨归难以为一时一地的读者全部穷尽,还因为,诗歌的艺术形式有被断章取义的灵活性,即一首诗的章节与全篇是一种整体与局部的关系,而章节本身又可以有它自己比较完整,相对独立的含义,为读者鉴赏、引用诗歌提供了较多自由,可以从多种角度去感受、品味它的内容,结果各自领略的意蕴也不尽相同。既然作品本身提供了多种理解的客观依据,那么,各个读者所感知的或即是作品内容的一部分。不同时代的读者对作品蕴义不断地重新发现,其累积的结果,遂使原作丰富的内容越来越清晰。据此,钟惺认为,《诗》所以被称为“经”,就在于它具有这种“活”的特性。另一方面,诗之为“活物”,又是读者对作品意蕴的赋予和追加。阅读同一部作品,何以会时读时新?钟惺将原因归结为读者内在条件的变化,即所谓“趣以境生,情由日徙”所致。鉴赏者随着自己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知识的积累,生活的改变,必然引起他自身的情态心境、鉴赏能力和审美趣味的变化,而这又影响着他们对作品的理解。个人尚且如此,不同时代的读者,读者与作者本人对作品的理解发生分歧就更是在所难免了。在这方面倘若胶柱固拘,不免会有刻舟求剑、守株待兔之赚。竟陵派另一代表人物谭元春也指出:古人作品中能够传世的精神意脉,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其佳妙者原不能定为何处,在后人各以心目合之”。因此,读者群的变化,可能会对流传下来的文学作品作出完全不同的评价,原来被人视为是“疵类”,“安知后世之传不即在此”(《答袁述之书》)。他与钟惺表达了相同的认识。诗为“活物”说的提出,至少避免了鉴赏批评中的两种片面观点:或者是忽视作品的原意有其确实性的一面,或者是把读者仅仅视为作品的消极领受者。它是对“诗无达诂”说的一次发展和丰富。诗为“活物”说还同时表示,钟惺把文学鉴赏的重心移到了对作品内在意蕴的把握方面来,突出了艺术感受力的重要,从而改变了文学研究中偏重名物训诂、强调学问功底的传统看法。钟惺认为,读《诗》而“分其章句,明其训诂”只是最基础的工作,如果以此为满足,不再求进,那只表明他刚刚接近鉴赏的门槛,尚未升堂入室。重要的是通过章句、训诂之门,弄清必要的史迹实事,进而能对作品“神而明之,引而伸之”,即要从作品的内在意蕴方面去深切地领略和掌握它。这种鉴赏的要求决定了竟陵派对“慧性”的期待和重视更甚于对“学问”的追求,要求读者通过培植高度的慧性,对作品产生切实、深刻、独特、新颖的感受。这对提高诗歌鉴赏水平富有启示。然而,如果不同时努力打下扎实深厚的学问功夫,往往会对作品错读误释。清代人否定竟成派自居片面,武断;但是,他们要求读者、批评家增加学问,重视训诂,又是对钟、谭文学批评的重要补充,也是诗为“活物”说得以正确实现的一个重要条件。
――摘自《中国诗学大辞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0

主题

4192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0470
 楼主| 发表于 2018-12-6 08:04:55 | 显示全部楼层
29、以文为诗
古代诗学概念。意为以作文的方式来写诗。始于宋人对韩愈诗歌艺术的评价。韩愈是中唐大力倡导古文的文坛领袖,他的诗歌创作,尤其是七言古体往往运用散文式的篇章结构、句法句式,又引入大量的议论,形成独特的风貌。北宋时,古文运动重兴,诗歌风格也正酝酿着新变,韩诗特质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和评议。“以文为诗”便成为很重要很新鲜的话题。欧阳修曰,“退之笔力无施不可,而常以诗为文章末事。”(《六一诗话》)沈括以为“韩退之诗乃押韵之文耳,虽健美富赡,而格不近诗(《诗人玉屑》引《临汉隐居诗话》,另见《冷斋夜话》);黄庭坚以为“诗文各有体,韩以文为诗,故不工尔”(题陈师道《后山诗话》);陈师道说:“退之以文为诗……如教坊雷大使之舞,虽极天下之工,要非本色。”(同上),陈善说:“以文体为诗,自退之始。”(《扪虱新话》)受韩愈的影响,以及开拓诗歌领域的时代需要,“以文为诗”逐渐成为宋诗艺术的一大特点。不过,说韩愈“以文为诗”不仅在宋时,而且在后代成为一种普遍看法。如金代赵秉文《与李天英书》:“韩愈又以古文之浑洁溢而为诗,然后古今之变尽矣。”至近代陈三立还针对贬韩意见说:“不能病其以文为诗,而损偏胜独至之光价。”(《题程学恂〈韩诗臆说〉》)可见历史上对于韩愈“以文为诗”的功过毁誉参半。韩诗于后代影响甚大,“崛起特为鼻祖,宋之苏、梅、欧、苏、王、黄,皆愈为之发其端。(叶燮《原诗》),所以“以文为诗”之评亦牵涉他人。宋刘辰翁《赵仲仁诗序》:“韩、苏倾竭变化。如雷霆河汉,可惊可快,必无复可憾者,盖以其文人之诗也。”宋王灼《碧鸡漫志》:“东坡先生以文章馀事作诗。”清赵翼《瓯北诗话):“以文为诗,自昌黎始,至东坡益大放厥词,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大观。”清方东树《昭昧詹言》:“六一学韩,才气不能奔放,而独得其情韵与文法,此亦诗家之深趣。”考察“以文为诗”之实质,其一是以散文章法写诗,如方东树《昭昧詹言》:“韩、欧、苏三家,章法剪裁,纯以古文之法行之,所以独有千古。”只要不过分,这通常还易于为人接受,毕竟“古诗章法通古文”(汪佑南《山泾草堂诗话》)。陈善就辩护道:“韩以文为诗,……诗中要自有文,亦相生活也……诗中有文,则词调流畅。”(《扪虱新话》)其二是以议论入诗,则纷争最夥,批评意见也较可取。如针对韩愈《谢自然诗》,程学恂就以为:“涉叙论直致,乃有韵之文也。”(《韩诗臆说》)从韩诗扩大到宋诗乃至整个诗与理的关系问题,严羽《沧浪诗话》就批评过“以议论为诗”的倾向;明代李梦阳说:“宋人主理,作理语。诗何尝无理?若专作理语,何不作文而诗为耶?”(《缶音序》)较为辩证。而屠隆说:“宋人多好以诗议论,夫以诗议论,即奚不为文而为诗哉?”(《文论》)则显得有些偏颇了。“以文为诗”起于对韩诗的评议,但关涉到诗歌特质及其与文章等他种文体的关系。
――摘自《中国诗学大辞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0

主题

4192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0470
 楼主| 发表于 2018-12-7 09:16:33 | 显示全部楼层
30.以议论为诗
古代诗学枉念。原是宋代严羽对于宋诗创作某种不良倾向的概括与批评。语见其《沧浪诗话•诗辨》:“夫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近代诸公作奇特解会,遂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以议论为诗”,是诗歌散文化倾向的一种表现,在诗歌创作中大发议论,阐述抽象的道理,简直把诗当作押韵之文,甚至是说理的议论文。这种创作倾向,在唐代韩愈诗歌中已透露端倪。但韩诗议论与强烈感情相结合,所以又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理趣”,并不完全违背诗歌的抒情特征。这一倾向发展到宋诗,经过苏轼的发扬光大,于是遂成一代诗风。苏诗不仅善于议论,而且嬉笑怒骂,皆能出之以诗。陈祥耀《中国古典诗歌丛话》评苏诗之议论云:”其人才学既富,性又豪迈,于儒道择三家之思想,善为取舍融会,故诗境恣肆开阔,……议论较多,有近于偈语,不免禅障者;然佳者皆理与情事景交融之作。……虽略偏于说理,情趣寓焉,因无损其兴发感动之力量。此其境界有陶李杜韩所未辟者,又得谓宋诗无新开创乎?“其说于苏诗之议论,评价较为全面而公允。这是针对成功的诗人而言。至于道学家视诗歌为宣传道学理语的工具,佛家作为禅偈理语的诗篇,则从抽象说理、空洞议论方面来把诗歌创作引入魔障。后世江西诗派末流不善学苏的顺情而议,于苏诗之“理趣”存理而弃趣,遂演为说理议论的有韵之文,因此而招致严羽的严厉批评。严羽以为诗是“吟咏情性”的艺术结晶,要做到“言有尽而意无穷”才是好诗;而苏、黄以后的“以议论为诗”,违背诗歌的本质特征和形象思维的创作要求,甚至发展到“以骂詈为诗”,这就把诗歌创作引人死胡同,称之为诗之“一厄”。严羽反对“骂詈”议论之诗,其认识不能说全然正确,无法摆脱儒家“温柔敦厚”传统诗教的窠臼,对于富反抗性的文学创作不利;但批评“以议论为诗”违背“情性”,接触到诗歌创作的形象思维特点,又给后世诗歌创作以有益的启迪。
――摘自《中国诗学大辞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0

主题

4192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0470
 楼主| 发表于 2018-12-8 08:06:11 | 显示全部楼层
31、以才学为诗
古代诗学概念。原是宋代严羽对于宋诗创作的某种不良倾向的概括与批评。语见其《沧浪诗话•诗辨》:“夫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然非多读书,多穷理,则不能极其至。……诗者,吟咏情性也。……近代诸公作奇特解会,遂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且其作多务使事,不问兴致,用字必有来历,押韵必有出处,读之反复终篇,不知着到何处。”严羽此论,继承了张戒《岁寒堂诗话》对江西诗风的批评,针对当时诗弊,有为而发。大抵苏、黄之后,江西派诗人主盟诗坛,最严雅俗之辨,因而诗人无不重视读书学问。江西诗派讲求“点铁成金”,“夺胎换骨”,无一字无来历,无一韵无出处,使事融会经史,高其骨格,以资标榜。苏轼才学纵横,发而为诗,肆其辨博,自然无所不可,因其博学中洋溢着才气性情。而黄庭坚后,同样以才学为诗,而面目一变。方回批评黄诗云:“黄专用经史雅言,晋宋清谈,《世说》中不紧要字,融液为诗。”(《桐江集•刘元晖诗评》)王若虚《滹南诗话》也云:“鲁直沦诗有夺胎换骨、点铁成金之喻,世以为名言。以予观之,特剽窃之黠耳。”针对江西诗派的不良诗风,严羽批评他们是“以才学为诗”。江西诗人,“多务使事不问兴致”,视读书为作诗,堆砌典实,卖弄学问,玩弄艺术,则违背诗歌“吟咏情住”的抒情特征,远离形象思维的艺术。读书并不妨碍作诗,读书可以增加间接的生活知识,所以问题不在是否读书,而在如何读法。如杜甫读书破万卷,书为诗用,不为诗累而增其情趣。故严羽论诗,并不一般地反对读书,所以说是“古人未尝不读书”;后人反之,专在诗中掉书袋,炫博逞辩,卖弄学问,则读书愈多而性灵愈窒。可见严羽的批评正中肯綮,对纠正不良诗风,发扬优良传统,具有一定的意义。

――摘自《中国诗学大辞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0

主题

4192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0470
 楼主| 发表于 2018-12-9 07:57: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戴望天 于 2018-12-10 07:55 编辑

32、以《易》为诗
古代诗学概念。《易》是儒家经典之一,被后世尊为一部探究自然天道、世事人性深层奥秘的著作。明代张蔚然《西园诗麈》云:“《易》象幽微,法邻比兴。”已经指出《易》与诗歌特点多有一致性。清初屈大均更主张“以《易》为诗”,“合《易》与诗为一”,诗“与《易》相表里”(《翁山诗外自序》)。而屈氏更进一步结合《易》道来论诗,它要求在诗歌中充实人性和天道的内蕴,使诗歌具有类似《易》的功用职能,究求道理,出鬼入神,囊括万象,并要求诗人视此为创作的“源”、“本”。屈大均肯定的“性与天道”,较多属于传统的儒家伦理规范和道德准绳,但又有非其得以全部牢笼者,具有更加广厚深奥的自然、人世涵蕴,有利于诗歌题材向广度拓展和主题意蕴向纵深开掘。同时,“以《易》为诗”还指诗歌创作的艺术思维层出无穷,莫定一辙,而诗歌缀词联句、组织意象,又能够幻忽灵动,奇变无迹。再次,屈大均借以说明诗与《易》在尚变方面的一致性。《易经》以“易”取名,原含变易之义,诗歌创作也应不断追求创新,通变不滞,这也是他反对拟古主义的重要理由之一。又次,“以《易》为诗”借《易》中阴阳男女交感生物的概念来肯定多言男女情事一类诗歌,从而为他替“托意男女”或单纯的情诗作辩护提供了理论依据。
――摘自《中国诗学大辞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0

主题

4192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0470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0 07:56:47 | 显示全部楼层
33、诗中有画
与诗学密切相关的古代美学概念。见于宋代苏轼《书摩洁蓝田烟雨图》:“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摩诘,盛唐诗人王维的字。通过对于王维诗画创作的欣赏与评论,苏轼以简洁精当的语言,概括了中国诗与中国画的某些艺术特征,说明了不同艺术类型之间的相互渗透与彼此生发的艺术交流,揭示了艺术创作与审美欣赏的普遍规律。作者认为,“诗画本一律”(见苏轼《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诗是语言的艺术,是无形的画,富有丰富的想象力,内在的神韵是通过如画一般的生动形象来传达的。诗要有意境,而诗的意境与绘画一样,必须具有生动的艺术形象,令人有历历如在目前的感觉。而绘画虽是一种视觉艺术,它运用可见的笔墨,具体地状物写景,描绘形象,以形传神,融形象与感情于一炉,给人以审美愉悦,强调的是画中要有诗般的意境和韵味。这一理论,在当时就产生了影响。晁以道和之云:“诗传画外意,贵有画中态。”强调了如画的艺术形象与诗歌韵外之致的完美统一。后世如明代李贽更是据苏轼之论而加以发挥,他在《诗画》一文中说:“(卓吾子)因复和之曰:‘画不徒写形,正要形神在。诗不在画外,正写画中态。’杜子美云:‘花远重重树,云轻处处山。’此诗中画也,可以作画本矣。唐人画桃源图,舒元舆为之记云:‘烟岚草木,如带香气。熟视详玩,自觉骨戛青玉,身入镜中。’此画中诗也,绝艺入神矣。”(见李贽《焚书》卷五)这一理论,揭示了内容与形式,具体与概括、物象与意象诸种关系,对后世美学中的形神、情景诸论,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摘自《中国诗学大辞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0

主题

4192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0470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1 07:50:49 | 显示全部楼层
34、诗为名理
古代诗学概念。语见清毛先舒《青桂堂新咏引》:“诗之为物,名理而已。”“名”谓名教,“理”谓道理、理学,名理也可简称“理”。“诗为名理”之说将儒家肯定的天理人性、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奉为人类最高的精神境界和人生信仰,视理为诗歌创作的灵魂、核心,起着统摄其他因素的主宰作用。毛氏又云:“理有义、有事、有情、有辞。”义、事、情、辞统摄于理,则无“悖义”、“夸事”、“溢情”、“芜辞”(《文论一》),这是他对诗文创作和批评的要求。“诗为名理”的基本内涵,首先是对“诗教”和“尚理”说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儒家诗论的正统性和较多的保守性。其次,是强调理的诗化表现。毛氏认为,诗歌虽然和散文一样受到理的主宰驾驭,理在诗歌中的性质和地位与其在散文中并无两样,可是,它们表达理的方式和特点并不相同,散文允许对理直接宣示,诗歌中的理则更多凭借情景较为隐蔽地呈现。《青桂堂新咏引》:“顾理弗可以显为辞,而借情与景逶迤迁延而后出之,故指微而音永,俾之遐思,不可直寻,诗之道也。故曰:诗之亡也,亡于理胜,非理胜之能亡诗也,以理言理,而情景亡,并理亦亡,则诗从而亡。”他反对在诗里直接“以理言理”,提倡理统领情景又从情景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从而使一首诗歌“何物非情”,“何情非理”,让读者“因物而识情,因情以识理”(同上)。对情、景、理三者关系的正确把握,又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创作意蕴和艺术完美结合的诗歌整体。这又丰富了古代诗歌创作理论。
――摘自《中国诗学大辞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0

主题

4192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0470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2 06:07:46 | 显示全部楼层
35、真诗乃在民间
古代诗学概念。意谓民间之诗最富真情实感,能感动人,才称得上真诗。语出明李梦阳《诗集自序》:“曹县盖有王叔武云,其言曰:夫诗者,天地自然之音也。今途咢而巷讴,劳呻而康吟,一唱而群和者,其真也,斯谓之风也。孔子日:‘礼失而求之野。’今真诗乃在民间。”又云:“诗有六义,比兴要焉。夫文人学子,比兴寡而直率多,何也?出于情寡而工于词多也。”在这篇自序中李梦阳引王叔武语阐发了“真诗”的概念:一、真诗乃是人们生活中感情的自然流露,故称为“天地自然之音”,它与出自文人的情寡而词工的作品截然不同。二、其艺术表现形式大都是“行呫而坐歌”、“此唱而彼和”,因此都是富于比兴的,与文人直率之词不同。三、诗之“真”不关乎其雅或俗,古代的真诗在《风》,金元时期则在胡曲(据徐渭《曲序》李梦阳曾把《西厢记》比作《离骚》)。明代的真诗何在?此文没有明确回答,只是否定了当时文人学子的韵言。但据李开先《词谑》记载,李梦阳曹教人学诗先学《锁南枝》等,则他显然认为明代的真诗乃在当时流行的民歌时调了。关于“真诗”和真情的关系,历来文论家均颇重视。如陆机《文赋》云:“诗缘情而绮靡。”皎然《诗式》云:“但见情性,不睹文字,盖诗道之极也。”张耒《贺方回乐府序》云:“文章之于人,有满心而发,肆口而成,不待思虑而工,不待雕琢而丽者,皆天理之自然,而情性之道也。”这些话对李梦阳“真诗乃在民间”之说有一定的影响,然尤值得注意的乃是金刘祁在《归潜志》中的一段话:“夫诗者,本发其喜怒哀乐之情,如使人读之无所感动,非诗也。……唐以前诗在诗,至宋则多在长短句,今之诗在俗间俚曲也,如所谓《源土令》之类。”这段话与李梦阳“真诗乃在民间”之说非常接近。于此可见,他对民歌俗曲的重视,几乎是与当时民歌俗曲的繁荣是同步的。金元之际北曲兴,遂有刘祁之论;明代民歌时调兴,李梦阳便发出了“真诗乃在民间”的感叹。稍后李开先继之,收集并刊印了当时的民歌为《市井艳词》,并作序加以称道:“优则词哀,乐则词亵,以今古同情也。但淫艳亵狎,不堪入耳,其声则然矣,语意则直出肺肝,不加雕刻,俱男女相与之情,虽君臣友朋,亦多有托此者,以其情尤足感人也。故风出谣口,真诗只在民间。”
――摘自《中国诗学大辞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0

主题

4192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0470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3 07:47:33 | 显示全部楼层
36、诗酒文饭
古代诗学概念。语见清吴乔《答万季埜诗问》和《围炉诗话》卷一,又见赵执信《谈龙录》引述,以《围炉诗话》记载为详尽。“问曰:诗文之界如何?答曰:意岂有二?意同而所以用之者不同,是以诗文体制有异耳。文之词达,诗之词婉。书以道政事,故宜词达;诗以道性情,故宜词婉。意喻之米,饭与酒所同出。文喻之炊而为饭,诗喻之酿而为酒。文之措词必副乎意,犹饭之不变米形,啖之则饱也。诗之措词不必副乎意,犹酒之变尽米形,饮之则醉也。文为人事之实用,诏敕、书疏、案牍、记载、辨解,皆实用也。实则安可措词不达,如饭之实用以养生尽年,不可矫揉而为糟也。诗为人事之虚用,永言、播乐,皆虚用也。”吴氏“诗酒文饭”说指出了诗歌与实用性散文表意方式和观读效果的区别,突出了言与意非直接对应的“变形”关系,从而深刻揭示了诗歌的艺术特征。重“意”是吴乔反复强调的文学观点,他认为诗歌与散文在这一点上并无不同,二者区别在于,文章服务于“人事之实用”,辞语宜“副意”而“达”;诗歌表现“人事之虚用”,言辞“不必副乎意”,而宜婉曲。说明文章的辞意关系是直接的,诗歌的辞意关系是间接的,犹如酿米造酒,不见米的颗粒。从写作的目的和效果方面说,文章是直接讲述事理,释疑解惑,好比吃饭求饱,延续生命;诗歌抒情述志,陶冶性情,犹如饮酒而醉,“忧者以乐,喜者以悲,有不知其所以然者”(见《答万季野诗问》)经过吴乔形象化的比喻,诗文之别非常清晰,因此赵执信赞叹:“旨哉言乎!”吴乔说的“文”主要指诏敕、书疏等一些实用性散文,与纯文艺性散文还有一些不同,其实后者的言意关系也经过作者一定的“变形”处理,不过“变形”的程度不及诗歌而已。外国文论家主要着眼于文艺性散文和诗歌的区别,将散文比喻为散步,诗歌比喻为跳舞,这与吴乔诗酒文饭之说异曲同工,适可互补。
――摘自《中国诗学大辞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