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4-1-30 08:55:31
|
显示全部楼层
冬天戴顶帽,胜过一件袄
这是西北风肆虐的早上,我们上学或出门时父母的叮咛;也是避风的墙角,晒太阳的老人偶尔的唠叨。
经济条件的拮据,加上又以御寒为目的,帽子的样式、厚薄和材料五花八门。单的有绿色的军帽、劳动布的工作帽、帆布的披肩帽,厚的有手织的线帽(女同学戴为主)、蓝黑的棉帽、呢的旧式礼帽等,最牛气的当然是有海虎绒的护耳可以翻下来的军棉帽。上课的铃声一响,昔日齐刷刷的黑发不见了,熟悉的脸孔也陌生了,那五花八门、厚厚薄薄的帽子,就像开帽子的展销会。也有少数同学不戴帽的,不管是不愿戴还是没帽子,那股抗冷的劲,还是挺让人佩服的。
“冬天戴顶帽,胜过一件袄”,帽子毕竟不是衣服,所以对我们男同学来说,帽子还有一个作用——充当游戏和捉弄人的工具。下课的铃声响过,某位正安心做作业的同学头上的帽子突然不见了,他正愣怔间,看见自己的帽子正在同学间掷来掷去,于是急急起身去追去夺,那帽子在教室里却飞得更快了。
还有一个惯常的节目,就是查看绿军帽的真伪。大凡有一个同学戴了一顶单的绿军帽来上学,不管是旧是新,我们必做的动作就是查看真伪。真的绿军帽,帽舌反面的布不是一整块,而是有一块或大或小的三角布拼接而成。若帽舌反面没拼接这块三角布,那这顶绿军帽肯定是仿制品,哪怕这位同学说得天花乱坠,我们都嗤之以鼻。
绍兴地域乌毡帽是特产,这形状像一只大窝窝头的乌毡帽,既能御寒又能遮阳,还可挡雨。但乌毡帽大都是上了年纪的人才戴,而且那时候我们也很少能看到乌毡帽了。一年冬天,班上的一位同学突然戴了一顶乌毡帽来上学,这下可热闹了,大家传来传去的你戴一下、我试一试,还扮各种鬼脸,直到上课铃响过了很久还静不下来。板着脸在讲台上站了好一会的老师知道了原委后,倒没有多说什么,而且仍然允许这位同学戴了乌毡帽来上学。
这位老师是开明的,我也不知道他是否听说过发生于我们本地的著名的“乌毡帽事件”。这事件发生在上世纪20年代中期,享有“北南开,南春晖”之誉的春晖中学。一天上体育课,一名叫黄源的学生戴了乌毡帽来上课,任课的老师让黄源摘了乌毡帽,黄源坚持不摘,双方起了争执。此事引起学校新旧两派教师的纷争,旧的一派以“目无师长”要开除黄源,新的一派以“尊重个性自由”要留住黄源。结果夏丏尊、匡互生、刘薰宇等不少新派的教师离开春晖中学,到上海办了立达学院。一时名师云集的春晖中学由此进入转折期。
来源:文匯报笔会版 作者:陈荣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