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查看: 3261|回复: 3

捣臼声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3-24 07:17: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转帖】

捣臼又称石臼:

是用一块大石头挖凿出一个深穴,外形似一个半圆状的石球。人们通过简单原始的方法,用捣臼将谷物加工成食用成品,颐养岁月,代代传承。

  近日,在老家看到捣臼独自静静地安放在厅堂的角落里,那一刻我静立了许久,思绪万千,眼前随之浮现出奶奶手拿木杵在捣臼里舂食材,那铿锵的捣臼声又一次在我耳畔回响。

  那年清明节前夕,我家要做清明粿,我跟随奶奶在捣臼里舂艾草和米粉,在捣臼声中,我看见奶奶矮小的身影愈来愈瘦、背越来越驼,那灯光下捣臼的声音也更加凝重了。

  奶奶用木杵往捣臼里舂二下就弯一下腰,用手把米粉翻转一下,我觉得奶奶很辛苦,就在奶奶举起木杵的瞬间,我把小手伸进捣臼把米粉搅匀翻拌,奶奶的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捣臼便随着奶奶灵巧的手发出了动听的音符,好似一支美妙的月光曲,在幽静的夜里传得很远很远。奶奶双手紧握着木杵,一上一下费力舂着,并告诉我:“以前,我们吃的米都是把谷从捣臼里舂出来的,现在村里有加工厂方便多了”。

  父母要出去干农活,经常叫我烧饭,马铃薯皮很薄,父母出门时再三叮嘱我,马铃薯的皮不能用刨子刨,洗一洗就好了。 父母吝啬得有些“过分”,想想真让人酸楚,可能是马铃薯皮薄,他们觉得用刨子太浪费粮食。看人家拿到捣臼里舂,我也装模作样地跟着他们,舂完后拿到水里一洗,觉得用捣臼舂皮真方便。

  最后一次看到捣臼舂麻糍,是那年各家各户的水稻都取得丰收,山村的农民终于能吃饱饭,家乡风俗在冬至前夕要吃麻糍,村里刚好又请了越剧团来演出,于是很多农户开始舂麻糍。

  看着热气腾腾的糯米饭熟后出笼,一群孩子蜂拥而至跟随走向厅堂里的捣臼。看他们把蒸好的糯米饭倒入捣臼里,一个壮劳力脱掉厚重的外套,挽起衣袖,卖力用木槌使劲地舂,另一个人双手在温水里一浸,然后双手在木槌顶端一捋,那是为了防止麻糍黏在抡锤上,然后用手麻利地把摊在捣臼底下的米粉捋在一起。木槌一起一落,双手一浸一捋,两人配合默契,直至把那一大团饭团搡成柔软韧劲的米粉团为止。

  从捣臼里拿出米粉团后,一众妇女将米粉团整合成薄片,在里面放少量的油,撒上红糖粉,卷成三折,最后用刀切成小块,装盘,这样一碗喷香喷香的麻糍就做好了。如此美味令人流连忘返直流口水,吃在嘴里香香的,甜甜的,真的是极品美味。

  如今,捣臼声声离我们而去了,但由它衍生出来那些亲情、乡情,犹如陈年老酒,历久弥香,挥之不去。

来源:浙江老年报   作者: 张必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0

主题

4192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0490
发表于 2023-3-24 09:16:21 | 显示全部楼层
石臼,是舂米用的器具,四方的,上宽下窄,安在土里,只把臼口露出地面。随着木碓一上一下的磕碰,稻谷,也便在石臼里脱了壳,蜕了皮,露出了暗红的雪白的米粒儿。 [1]  小的石臼可用于砸、捣、研、磨药材。 [2]  在电气化生产以前,人类的谷物粮食主要是以这种生产工具加工成食品。可以说,石臼是古代人类生活的必需品,石臼和水井是人类定居点的标志。 [3]  在人类进入电气化时代以后,石臼逐渐被淘汰,只在一些没有电气化设备的边远地区仍旧被使用。 [2]  在中国的许多乡村,被淘汰使用的石臼仍旧被完好保存着,成为许多人怀旧的对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1

主题

572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420
发表于 2023-3-24 09:38:3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时候在宁海乡下爷爷家见过石臼,如今在一些老宅也作装饰物。石臼凝聚着厚重的岁月记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9

主题

1219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4207
发表于 2023-3-24 12:17: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见到捣臼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生产大队开的年糕店,它还在发挥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