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923|回复: 4

“半边天”是这样撑起来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1-16 17:30: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转帖】

据央视新闻等媒体报道:

  10月3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新修订的妇女权益保障法。妇女权益保障法修订前共9章、61条,经过本次修订,增至10章、共86条。比如将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完善预防和处置性骚扰、性侵害制度机制,加强了对女性职场公平的保护,并规定了“标准化”公厕和母婴室等细节。

  该法自2023年1月1日起施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11-16 17:33:55 | 显示全部楼层
1

  近日,一则新闻引起大家关注:由于校内男女生比例1∶3,浙江传媒学院将教学楼二楼的卫生间改为女生专用,一楼和三楼依然各设男女厕。这个做法获得校内男女生们的理解和好评,也赢得了网友们的赞许:从细节上体现了男女平等。

  关于妇女如厕问题,早在十多年前就有过一波讨论。那时,针对一到节假日女厕所排长队而男厕所空空如也的情况,许多人提出,应根据女性生理特点增加厕位,建造公共厕所时不能按照1∶1的比例建男女厕。

  2016年,在第四个“世界厕所日”到来之际,住建部发文,将女厕位与男厕位比例提高到3∶2,人流量较大地区为2∶1,以缓解女厕位紧张问题。此标准于当年12月1日实施。

  在这次修订的《妇女权益保障法》中,第34条明确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在规划、建设基础设施时,应当考虑妇女的特殊需求,配备满足妇女需要的公共厕所和母婴室等公共设施。

  可见,关于女性如厕的问题,其实并不简单,它不仅是一件关乎文明之事,在某种程度上,它反映的是保障妇女权益、男女平等的问题。

  追求女性独立和男女平等,从全世界范畴来说,都是一个共同的话题。只不过,中国的步子迈得大而迅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11-16 17:36:06 | 显示全部楼层
2

  100多年前,全球妇女的地位普遍低下。

  当时马克思就充分肯定妇女和儿童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价值,他提出:社会进步可以用女性的社会地位来精确衡量。所以,中国共产党自诞生起,便十分重视和致力于妇女解放运动。

  在中共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一位杰出的女性,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妇女运动先驱向警予当选为第一任妇女部长。她说了一句足以代言中国妇女解放的话:能解救我们的只有自己。

  这次会议还通过了《关于妇女运动的决议案》,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以政党的名义通过的关于妇女运动的决议。

  此时的中国共产党人,已经将妇女解放运动与反帝反封建争取民主平等的政治目标联系起来。

  1931年,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强调彻底地实行妇女解放,承认婚姻自由,规定妇女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益。

  同学们,你们知道新中国第一部法律是什么吗?是《婚姻法》。这部法律对于妇女来说十分重要,它意味着妇女解放有了坚实的法律依据与条件。

  时光走入1992年,这一年,诞生了我国第一部全面保障妇女基本权益的专门法律《妇女权益保障法》。

  2012年,党的十八大首次将“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写入报告;2017年,党的十九大再次将这一条写入报告;2022年,党的二十大第三次将这一条写入报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11-16 17:38:29 | 显示全部楼层
3

  在追求男女平等的这条路上,中国女性自身并不满足于法律上的平等,不满足于字面上的独立自主,而是始终在追求着自我价值和社会属性。

  在上世纪50年代,鼓励妇女劳动成了打破中国女性身上枷锁的契机,并由此掀开了女性经济独立、人格独立的新篇章。在这过程中,我们首先要记住一个人——申纪兰。她在中国女性解放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曾连续当选了13届全国人大代表。

  申纪兰把妇女从家中动员出来干活,又为她们争取到了与男人一样的酬劳。这就是“男女同工同酬”,这一举措在全国引起了轰动。为此,《人民日报》发表了《劳动就是解放,斗争才有地位》的文章。1954年,“男女同工同酬”被写入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这部宪法的起草地就在杭州,同学们可以去西湖边的“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参观,看看新中国成立之初妇女获得解放、争取平等的历史。

  在我们浙江有一个千鹤村,这里诞生了妇女精神“千鹤精神”——妇女打破了传统旧俗,走上田间地头,男女同工同酬,孕育了“不等不靠、敢想敢干、团结协作、艰苦创业”的千鹤妇女精神。

  1955年底,毛泽东同志为《建德县千鹤农业生产合作社发动妇女投入生产,解决了劳动力不足的困难》的报告写下了长达512字的按语。由此而起的“妇女能顶半边天”这一家喻户晓、响彻中国的口号,影响至今。

  现在,千鹤妇女精神在新时代有了新的内涵和价值,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4

  在通往独立自强的道路上,新中国涌现出许多的优秀女性。

  如果说申纪兰为中国女性争取到的是社会的认可,那么,更多优秀女性则让人们看到她们真正撑起了“半边天”。

  比如诺贝尔奖得主屠呦呦。1967年,北京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39岁的实习研究员屠呦呦接手了关于青蒿素的重大研究任务。她把年幼孩子托付给了父母,一门心思扎进了研究中。第191次实验终于成功了。为了验证青蒿素对人体有没有副作用,屠呦呦以身试药。

  比如,中国新型导弹驱逐舰的首位女舰长韦慧晓,从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专业博士毕业后,她投笔从戎,入伍中国海军,踏上辽宁舰,并曾担任辽宁舰实习副舰长。

  比如,刚刚在“天宫课堂”第三课开讲的刘洋,她曾于2012年执行“神舟九号”载人飞行任务,成为中国首位女航天员,继她之后,王亚平也飞上了太空,并成为中国太空授课第一人。

  比如张桂梅。她致力于让贫困山区的女性开智,鼓励她们走出大山脱贫脱困,改变自己及下一代的命运。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11-16 17:43:45 | 显示全部楼层
5

  这些优秀女性的背后,是我国妇女整体地位提升带来的质变,是整个社会男女平等环境下孕育出来的必然结果。

  国家领导人一再强调:发展离不开妇女,发展要惠及包括妇女在内的全体人民。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我们习以为常的东西,习以为常的细节、习以为常的设施,反映的是我们国家对妇女权益的尊重与呵护。

  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地方设立了母婴室,不仅是在公共场所,许多工作空间也为哺乳期妇女开辟了这样的场所;

  我们看到这次修订的《妇女权益保障法》中,对女性就业、怀孕、产假等做了进一步说明与修订,并对家庭生活进行了规定,提出夫妻双方应当共同负担家庭义务,共同照顾家庭生活,男性不能再在家做“甩手掌柜”……

  百年前的中国,女性只是家庭和男人的附庸,遭受着政权、族权、神权及夫权四重压迫;百年后,中国女性真正实现了独立自主,从物品属性转向了人的属性。男女平等观念人人知晓,并且已经成为一项基本国策,特别是这次修订之后,这项国策纳入了国民教育体系。未来的中国,也因此而更美丽。

来源:钱江晚报时事开讲版    主持人:郭闻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1 收起 理由
大乌珠 +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