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6997|回复: 1

西湖景区免费20年是一种互联网精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1-21 16:41: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转帖】

2002年,浙江省就做出了建设“数字浙江”的重大决策。同一年,西湖景区实现免费。这可能不能简单地看作是巧合,其中的理念是相通的。



从2002年至今,杭州西湖景区免费开放已经20年了。20年来,西湖相继取消了130多处景点的门票,占景点总数的八成以上。这20年,西湖经历了西湖综保工程、西湖申遗和G20峰会精彩呈现的三次历程,而西湖也在全国景区门票的一片“涨声”中,探索出了一套开放式景区管理的“西湖模式”。

景区免费最直观的就是放弃了唾手可得的利益。在西湖免费开放一年后,杭州市审计局在一份调查报告中指出,西湖当年直接减少门票收入2530万元。免费的西湖变得“游人如织”,以今年“十一”黄金周为例,西湖景区累计接待中外游客518.65万余人次,其中免费公园接待游客409.32万余人次。

门票收入减少了,但景区旅游服务用房却身价倍增,过去买门票的钱,变成了到景区消费的钱,人气旺了,景区内的租金收入和自有业态营业收入也得到了显著提升。由于西湖的免费开放,撬动了杭州的现代服务业,提升了杭州的第三产业。西湖免费后,直观上降低了游客的旅游成本,使更多人愿意来杭州,游客逗留时间延长了。杭州曾经总结出一种“241算法”,意思是只要每个游客在杭州多逗留24小时,杭州的年旅游综合收入便会增加100亿元。

2002年,浙江省就做出了建设“数字浙江”的重大决策。同一年,西湖景区实现免费。这可能不能简单地看作是巧合,其中的理念是相通的。实现“西湖免费”,其实是杭州互联网大潮和数字经济到来时的一个缩影。

早在本世纪初,杭州首次提出了“天堂硅谷”的战略。“西湖免费”这20年,是互联网和数字经济风起云涌的20年。在2018年,杭州又率先提出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口号。一千多家各领域龙头企业汇聚杭州,形成电子商务、云计算、大数据、数字安防等产业集群,随之而来的是杭州数字发展、数字治理综合指数的稳步提升。据《中国城市数字治理报告(2020)》显示,杭州的数字治理指数超越北上广深四大传统一线城市,位列全国第一。

在互联网和数字经济的竞争中,人才、技术和资金只是硬件,真正要做到一个城市的领先,靠的还是观念和文化。西湖景区的免费,潜移默化地传播了互联网经济的精神,共享美景,而不着眼区区门票,让整个杭州人的互联共享理念有了很大的提升。继西湖免费之后,杭州相继推出了免费公共自行车小红车,免费WiFi上网,免费开放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正是基于这些理念和措施的基础,移动支付、数字管理才得以走入每个家庭,杭州城市的数字化进程才如此顺利。

在“免费西湖”的顶层设计中,其实还存在着一种更深刻的理念,这就是“共同富裕”,在20年的“免费西湖”实践中,有的部门通过免费开放牺牲自己的利益,却带动了整个杭州旅游业的发展,政府对利益再次分配,谁得利就要分享,谁吃亏就要补贴。先把蛋糕做大,再分好蛋糕,最后的结果是所有的人都在这个决策中受益。

西湖免费开放,使杭州市餐饮、旅馆、零售、交通等服务行业都获得了新的发展空间,促进了城市的整体经济发展。当城市的整体获得发展后,杭州又有足够的财力来进一步发展和保护西湖,让所有市民获得更高的幸福感。

这一切,看起来只是一张小小的门票,但又远远不止是一张门票。

来源:每日商报商报眼版   评论员:岑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310

帖子

1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13018
发表于 2022-11-22 10:06:58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年这一点可谓在全国打响了杭州的“免费”广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