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戴望天

诗作名篇

  [复制链接]

73

主题

4241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2359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3 14:49:27 | 显示全部楼层
附:
雁门太守行
       
唐代: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向日 一作:向月)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塞上 一作:塞土)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译文
敌兵滚滚而来,犹如黑云翻卷,想要摧倒城墙;我军严待以来,阳光照耀铠甲,一片金光闪烁。
秋色里,响亮军号震天动地;黑夜间战士鲜血凝成暗紫。
红旗半卷,援军赶赴易水;夜寒霜重,鼓声郁闷低沉。
只为报答君王恩遇,手携宝剑,视死如归。

注释
⑴雁门太守行:古乐府曲调名。雁门,郡名。古雁门郡大约在今山西省西北部,是唐王朝与北方突厥部族的边境地带。
⑵黑云:此形容战争烟尘铺天盖地,弥漫在边城附近,气氛十分紧张。摧:毁。甲光:指铠甲迎着太阳发出的闪光。金鳞:是说像金色的鱼鳞。这句形容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
⑶甲光:铠甲迎着太阳闪出的光。甲,指铠甲,战衣。向日:迎着太阳。亦有版本写作“向月”。向:向着,对着。金鳞开:(铠甲)像金色的鱼鳞一样闪闪发光。金:像金子一样的颜色和光泽。开:打开,铺开。
⑷角:古代军中一种吹奏乐器,多用兽角制成,也是古代军中的号角。
⑸塞上燕脂凝夜紫:燕脂,即胭脂,这里指暮色中塞上泥土有如胭脂凝成。凝夜紫,在暮色中呈现出暗紫色。凝,凝聚。“燕脂”、“夜紫”暗指战场血迹。
⑹临:逼近,到,临近。易水:河名,大清河上源支流,源出今河北省易县,向东南流入大清河。易水距塞上尚远,此借荆轲故事以言悲壮之意。战国时荆轲前往刺秦王,燕太子丹及众人送至易水边,荆轲慷慨而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不起:是说鼓声低沉不扬。
⑺霜重鼓寒:天寒霜降,战鼓声沉闷而不响亮。声不起:形容鼓声低沉;不响亮。此句一作“霜重鼓声寒不起”。
⑻报:报答。黄金台:故址在今河北省易县东南,相传战国燕昭王所筑。《战国策•燕策》载燕昭王求士,筑高台,置黄金于其上,广招天下人才。意:信任,重用。
⑼玉龙:宝剑的代称。君:君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3

主题

4241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2359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8 09:39:13 | 显示全部楼层
431.艳歌行     
汉乐府篇名。《乐府诗集》列入卷三九《相和歌辞•瑟调曲》。共有二首。“翩翩堂前燕”一首为游子思归诗。始以堂前燕冬藏夏现来去定时起兴,喻人不如燕,远归无期;中叙游子得客店女主相助而遭女主之夫猜疑,遂以“水清石自见”剖明心迹;尾句触事思归,含无限委屈牢骚。诗歌围绕一件生活小事“缝衣”展开人物关系的描写,以小见大、以少总多地表现游子客居处境的困顿和“远行不如归”的深沉感叹。“南山石嵬嵬”一首写南山之松,由野生长到雕漆熏香,成为洛阳宫中栋梁。其主旨解释纷纭。一说“隐者见微,大用于时,诗人美之”;一说“讽土木繁兴” (见朱嘉微《乐府广序》);一说“疑时朝廷采取民间女以充后宫,自伤离别,故以南山松柏为比”。(朱秬堂《乐府正义》)今人余冠英认为诗歌抒发了“轻荣禄重自然的思想” (《乐府诗选》)。结合“松柏窃自悲”的诗句,余说为是。

――摘自《中国诗学大辞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3

主题

4241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2359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8 09:39:34 | 显示全部楼层
附一:
燕歌行  一
翩翩堂前燕,冬藏夏来见;

兄弟两三人,流宕在他县。

故衣谁当补,新衣谁当绽?

赖得贤主人,览取为吾绽。

夫婿从门来,斜柯(倚)西北眄。

"语卿且勿眄,水清石自见。"

石见何累累,远行不如归。



注释

①翩翩:疾飞貌。

②流宕:同"流荡"。他县:外县。

③谁当补:"谁给补"的意思。

④绽:同"组"、"",原义是"裂缝",这里是"缝补"、"缝制"的意思。《说文》段玉裁注云:"古者衣缝解(裂开)曰,今俗谓绽。以针补之曰组,引申之不必故衣亦曰缝组。"

⑤贤主人:指女房东。

⑥览:是"揽"的假借字,取。这二句是说多亏好心的女房东给我补旧衣,缝新衣。

⑦夫婿:女房东的丈夫。

⑧斜柯:叠韵连绵字,犹今口语"歪斜"。一作"斜倚",疑是依义改字。眄:斜着眼。这句是说丈夫发生了猜疑。

⑨卿:古人相互之间的尊称,犹今口语的"您"。

⑩水清石自见:比喻事情真相终能弄清楚。这二句是说请您别怒目相待,真相终可大白。

⑾这二句是说事情真相虽然已清清楚楚了,但还是不如回自己的家好。
附二:

燕歌行二
南山石嵬嵬,
松柏何摧摧!
上枝拂青云,
中心十数围。
洛阳发中梁
松柏窃自悲。
谁能刻镂此?
公输与鲁班。
被之用丹漆,
薰用苏合香。
本自南山柏,
今为宫殿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3

主题

4241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2359
 楼主| 发表于 2021-12-1 08:06:38 | 显示全部楼层
432.门有车马客行     
乐府篇名。《乐府诗集》录入卷四○《相和歌辞•瑟调曲》。古辞已亡,现存陆机、鲍照、李白等同题拟作。唐吴兢《乐府古题要解》卷下曰:“曹植等《门有车马客行》皆言问讯其客,或得故旧乡里,或驾自京师,备叙市朝迁谢,亲友凋丧之意也。”诗歌皆以客自外来,备述市朝变异、亲友丧亡为叙写内容。曹植《门有车马客行》诗已失,另有《门有车马客行》,系从古题演化而出。

――摘自《中国诗学大辞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3

主题

4241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2359
 楼主| 发表于 2021-12-1 08:07:01 | 显示全部楼层
附一:
门有车马客行  陆机
门有车马客,驾言发故乡。
念君久不归,濡迹涉江湘。
投袂赴门涂,揽衣不及裳。
拊膺携客泣,掩泪叙温凉。
借问邦族间,恻怆论存亡。
亲友多零落,旧齿皆凋丧。
市朝互迁易,城阙或丘荒。
坟垄日月多,松柏郁茫茫。
天道信崇替,人生安得长。
慷慨惟平生,俯仰独悲伤。

注释
①濡迹:留下踪迹。濡,沾湿的意思。
②投袂:甩下衣袖。
③赴门涂:赶出门口上路。
④揽衣:整理一下衣服。
⑤拊膺:拍打胸部。
⑥掩泪:擦干。
⑦邦族:乡国和宗族。
⑧旧齿:故旧老人。
⑨市朝:市集和朝堂。
⑩郁茫茫:茂盛的一片。这里指坟墓剧增。崇替:盛衰。俯仰:顷刻之间,形容时间短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3

主题

4241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2359
 楼主| 发表于 2021-12-1 08:07:22 | 显示全部楼层
附二:
门有车马客行  鲍照

门有车马客,问君何乡士。
捷步往相讯,果得旧邻里。
凄凄声中情,慊慊增下俚。
语昔有故悲,论今无新喜。
清晨相访慰,日暮不能已。
欢戚竞寻叙,谈调何终止。
辞端竟未究,忽唱分途始。
前悲尚未弭,后戚方复起。
嘶声盈我口,谈言在我耳。
“手迹可传心,愿尔笃行李。”

注释
①捷步:快步。
②讯:访问。
③慊慊:凄苦忧愁的样子。
④下俚:《下里巴人》,泛指俗曲。这里意为听到家乡的声音心中悲凄,因此讲话也增加了不少家乡的土话。
⑤弭:停止。
⑥嘶:凄楚哽咽。
⑦手迹:指写信。
⑧笃行李:指行路时保重。

附三:
门有车马客行  李白

门有车马宾,金鞍曜朱轮。
谓从丹霄落,乃是故乡亲。
呼儿扫中堂,坐客论悲辛。
对酒两不饮,停觞泪盈巾。
叹我万里游,飘飘三十春。
空谈帝王略,紫绶不挂身。
雄剑藏玉匣,阴符生素尘。
廓落无所合,流离湘水滨。
借问宗党间,多为泉下人。
生苦百战役,死托万鬼邻。
北风扬胡沙,埋翳周与秦。
大运且如此,苍穹宁匪仁。
恻怆竟何道,存亡任大钧。

注释
①丹霄:指朝廷。
②紫绶:紫色丝带。古代高级官员用它来系官印。
③阴符:古兵书名。泛指兵书。
④廓落:孤寂貌。
⑤宗党:宗族,乡党。
⑥埋翳(yì):掩埋,掩盖。
⑦大钧:指天或自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3

主题

4241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2359
 楼主| 发表于 2021-12-4 09:27:52 | 显示全部楼层
433.蜀道难     
①汉乐府篇名。见《乐府诗集》卷四○《相和歌辞•瑟调曲》。该书引《乐府解题》曰:“《蜀道难》备言铜梁、玉垒之阻”。古辞已失,后梁简文帝萧纲、刘孝威、阴铿、李白等人均有根据此旧题创作的诗篇。②唐诗篇名。七古。李白作,见《李太白全集》卷三。关于此诗作年和涵义的说法颇多分歧。有人认为作于天保十四年(755)安史之乱爆发之后,今人多主张是天宝初年在长安送友人入蜀时所写,与《剑阁赋》、《送友人入蜀》为同期作品。此诗早为编于天宝十二年的殷谣《河岳英灵集》所收录,故以后说为是。对诗意的看法,一说认为有寓意,其中又有多种说法;萧士赟谓讽刺玄宗幸蜀之非计(《分类补注李太白集》卷三),范摅谓严武镇蜀时欲害房琯、杜甫,李白作此诗为房、杜危(《云溪友议》卷上)。缪氏影印北宋本李集该诗题下注曰:“讽章仇兼琼也。”今人还有寄托仕途坎坷,政治黑暗的说法。另一说认为别无寄托,胡震亨主张不必“求一人一时之事以实之” (《李诗通》卷四),顾炎武认为“即事成篇,别无寓意” (《日知录》卷二六),今人也有谓无所寄托的。以后说为胜。前人依据此乐府旧题所作诗多为短章,而李白衍为大篇,尽情描绘入蜀道路上奇险壮丽的山川景物,叙写蜀中险恶的政治环境,表现出对友人的深切关心和对社会动乱的深沉感慨。全诗想落天外,感情强烈,句式以七言为主,杂以三、四、五、八、九、十一言。恣意挥洒,动荡流走。诗中三次出现“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感叹句,显得吞吐呜咽,回肠荡气。“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化用张载《剑阁铭》中“一人荷戟,万夫趑趄。形胜之地,匪亲勿居。”的句子,写得更为形象流畅。殷璠评此诗“可谓奇之又奇。然自骚人以还,鲜有此体调也” (《河岳英灵集》卷上)。孟棨《本事诗• 高适》记载贺知章读此诗未竟,“称叹者数四,号为‘谪仙’,解金龟换酒,与倾尽醉。期不间日,有是称誉光赫”。

――摘自《中国诗学大辞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3

主题

4241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2359
 楼主| 发表于 2021-12-4 09: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附一:
蜀道难   萧纲
其一


建平督邮道,鱼复永安宫。
若奏巴渝曲,时当君思中。

其二
巫山七百里,巴水三回曲。
笛声下复高,猿啼断还续。
附二:
【蜀 道 难】刘孝威
玉垒高无极,铜梁不可攀。双流逆巇道,九坂涩阳关。
邓侯策马度,王生敛辔还。敛辔惧身尤,叱驭奉王猷。
若悋千金重,谁为万里侯。戏马吞珠界,扬舲濯锦流。
沈犀厌怪水,握镜表灵丘。禺山金碧有光辉,迁亭车马尚轻肥。
弥想王褒拥节反,更忆相如乘传归。君平子云閴不嗣,江汉英灵信已衰。
附三:

蜀道难⑴阴铿
王尊⑵奉汉朝,灵关⑶不惮遥。
高岷长有雪,阴栈屡经烧。
轮摧九折路⑷,骑阻七星桥。
蜀道难如此,功名讵可要。[1]

注释
⑴《蜀道难》: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瑟调曲》中的调名,内容多写蜀道的艰险。今存《蜀道难》诗除李白之外,尚有梁简文帝二首,刘孝威二首,阴铿一首,唐张文琮一首。
⑵王尊:汉朝涿郡人,字子赣。幼年丧父,为人牧羊,后以郡文学官为师,升为虢县令,又提拔为安定太守,捕东地方豪强张辅等,声威大振,不久再提拔为益州刺史。
⑶灵关:剑阁附近灵官峡。近代有描写修宝成线《夜走灵官峡》。
⑷九折路:即今四川荥经县西邛郲山,山路险阻回曲,须九折乃得上,故名九折路。相传,汉朝王阳为益州刺史的时候护送母亲灵枢路过此地,怕出意外,托病辞官。王尊行至这里,听说前刺史王阳畏惧道路的险峻而不敢前进,乃大声吆喝驾马者说:“前进吧,王阳为孝子,王尊为忠臣。”后人为纪念忠臣王尊,修建了一座“叱驭桥”。[1]
译文
王尊为官尊奉汉朝,
丝毫不惧怕灵官峡的险峻。
高高的岷山上终年积雪不化,
阴森的栈道多次被战火烧毁。
车轮在九转曲折的山路上被摧毁,
一行车骑在七星桥上受阻。
蜀道是如此的艰难险阻,
难道还去要什么功名吗?[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3

主题

4241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2359
 楼主| 发表于 2021-12-4 09:29:30 | 显示全部楼层
附四:
蜀道难
作者:李白
原文: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攀援 一作:攀缘)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也若此 一作:也如此)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译文
唉呀呀!多么高峻伟岸!
蜀道真太难攀登,简直难于上青天。
传说中蚕丛和鱼凫建立了蜀国,开国的年代实在久远无法详谈。
自从那时至今约有四万八千年,秦蜀被秦岭所阻从不沟通往返。
西边太白山有飞鸟能过的小道。从那小路走可横渡峨眉山顶端。
山崩地裂蜀国五壮士被压死了,两地才有天梯栈道开始相通连。
上有挡住太阳神六龙车的山巅,下有激浪排空迂回曲折的大川。
善于高飞的黄鹤尚且无法飞过,即使猢狲要想翻过也愁于攀援。
青泥岭多么曲折绕着山峦盘旋,百步之内萦绕岩峦转九个弯弯。
屏住呼吸仰头过参井皆可触摸,用手抚胸惊恐不已徒长吁短叹。
好朋友呵请问你西游何时回还?
可怕的岩山栈道实在难以登攀!
只见那悲鸟在古树上哀鸣啼叫;雄雌相随飞翔在原始森林之间。
月夜听到的是杜鹃悲惨的啼声,令人愁思绵绵呵这荒荡的空山!
蜀道真难走呵简直难于上青天,叫人听到这些怎么不脸色突变?
山峰座座相连离天还不到一尺;枯松老枝倒挂倚贴在绝壁之间。
漩涡飞转瀑布飞泻争相喧闹着;水石相击转动像万壑鸣雷一般。
那去处恶劣艰险到了这种地步;
唉呀呀你这个远方而来的客人,为了什么而来到这险要的地方?
剑阁那地方崇峻巍峨高入云端,只要一人把守千军万马难攻占。
驻守的官员若不是自己的近亲;难免要变为豺狼踞此为非造反。
清晨你要提心吊胆地躲避猛虎;傍晚你要警觉防范长蛇的灾难。
豺狼虎豹磨牙吮血真叫人不安;毒蛇猛兽杀人如麻即令你胆寒。
锦官城虽然说是个快乐的所在;如此险恶还不如早早地把家还。
蜀道太难走呵简直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令人不免感慨与长叹!

注释
(1)《蜀道难》:古乐府题,属《相和歌•瑟调曲》。
(2)噫吁嚱:惊叹声,蜀方言,表示惊讶的声音。宋庠《宋景文公笔记》卷上:“蜀人见物惊异,辄曰‘噫吁嚱’。”
(3)蚕丛、鱼凫:传说中古蜀国两位国王的名字。何茫然:难以考证。何:多么。茫然:渺茫遥远的样子。指古史传说悠远难详,茫昧杳然。据西汉扬雄巜蜀本王纪>记载:"蜀王之先,名蚕丛、柏灌、鱼凫,蒲泽、开明。……从开明上至蚕丛,积三万四千岁。"
(4)尔来:从那时以来。四万八千岁:极言时间之漫长,夸张而大约言之。秦塞:秦的关塞,指秦地。秦地四周有山川险阻,故称"四塞之地"。通人烟:人员往来。
(5)西当:西对。当:对着,向着。太白:太白山,又名太乙山,在长安西(今陕西眉县、太白县一带)。鸟道:指连绵高山间的低缺处,只有鸟能飞过,人迹所不能至。横绝:横越。峨眉巅:峨眉顶峰。
(6)地崩山摧壮士死:《华阳国志•蜀志》:相传秦惠王想征服蜀国,知道蜀王好色,答应送给他五个美女。蜀王派五位壮士去接人。回到梓潼(今四川剑阁之南)的时候,看见一条大蛇进入穴中,一位壮士抓住了它的尾巴,其余四人也来相助,用力往外拽。不多时,山崩地裂,壮士和美女都被压死。山分为五岭,入蜀之路遂通。这便是有名的“五丁开山”的故事。摧:倒塌。天梯:非常陡峭的山路。石栈:栈道。
(7)六龙回日:《淮南子》注云:“日乘车,驾以六龙。羲和御之。日至此面而薄于虞渊,羲和至此而回六螭。”螭即龙。高标:指蜀山中可作一方之标识的最高峰。 冲波:水流冲击腾起的波浪,这里指激流。逆折:水流回旋。回川:有漩涡的河流。
(8)黄鹤:黄鹄(Hú),善飞的大鸟。尚:尚且。得:能。猿猱(náo):蜀山中最善攀援的猴类。
(9)青泥:青泥岭,在今甘肃徽县南,陕西略阳县北。《元和郡县志》卷二十二:“青泥岭,在县西北五十三里,接溪山东,即今通路也。悬崖万仞,山多云雨,行者屡逢泥淖,故号青泥岭。”盘盘:曲折回旋的样子。百步九折:百步之内拐九道弯。萦:盘绕。岩峦:山峰。
(10)扪参历井:参(shēn)、井是二星宿名。古人把天上的星宿分别指配于地上的州国,叫做“分野”,以便通过观察天象来占卜地上所配州国的吉凶。参星为蜀之分野,井星为秦之分野。扪(mén):用手摸。历:经过。胁息:屏气不敢呼吸。膺:胸。坐:徒,空。
(11)君:入蜀的友人。畏途:可怕的路途。巉岩:险恶陡峭的山壁。
(12)但见:只听见。号古木:在古树木中大声啼鸣。从:跟随。
(13)子规:即杜鹃鸟,蜀地最多,鸣声悲哀,若云“不如归去”。《蜀记》曰:“昔有人姓杜名宇,王蜀,号曰望帝。宇死,俗说杜宇化为子规。子规,鸟名也。蜀人闻子规鸣,皆曰望帝也。”这两句也有断为“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的,但不如此文这种断法顺。
(14)凋朱颜:红颜带忧色,如花凋谢。凋,使动用法,使.....凋谢,这里指脸色由红润变成铁青。
(15)去:距离。盈:满。
(16)飞湍(tuān):飞奔而下的急流。喧豗(huī):喧闹声,这里指急流和瀑布发出的巨大响声。砯(pīng)崖:水撞石之声。砯,水冲击石壁发出的响声,这里作动词用,冲击的意思。转,使滚动。 壑:山谷。
(17)嗟:感叹声。尔:你。胡为:为什么。来:指入蜀。
(18)剑阁:又名剑门关,在四川剑阁县北,是大、小剑山之间的一条栈道,长约三十余里。峥嵘、崔嵬,都是形容山势高大雄峻的样子。“一夫”两句:《文选》卷四左思《蜀都赋》:“一人守隘,万夫莫向”。《文选》卷五十六张载《剑阁铭》:“一人荷戟,万夫趦趄。形胜之地,匪亲勿居。”一夫:一人。当关:守关。莫开:不能打开。
(19)所守:指把守关口的人。或匪亲:倘若不是可信赖的人。匪,同“非”。
(20)朝:早上。吮:吸。
(21)锦城:成都古代以产棉闻名,朝廷曾经设官于此,专收棉织品,故称锦城或锦官城。《元和郡县志》卷三十一剑南道成都府成都县:“锦城在县南十里,故锦官城也。”今四川成都市。
(22)咨嗟:叹息。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1 收起 理由
大乌珠 +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3

主题

4241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2359
 楼主| 发表于 2021-12-11 14:53:01 | 显示全部楼层
434.白头吟     
汉乐府篇名。《玉台新咏》卷一题作《皑如山上雪》。《乐府诗集》载入卷四一《相和歌辞•楚调曲》。此为痴情女同负心人断交的诀别词。起始描绘“山上雪”、“云间月”两种世上最高洁的事物,作为女主人公追求爱情纯洁的象征。继以“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作正面表白,最终言“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以“情义”超越金钱的铮铮宣言呼应起始,结束全篇,表现了女主人公重情不重钱的高尚品质。晋葛洪《西京杂记》云:“司马相如将聘茂陵人为妾,卓文君作《白头吟》以自绝,相如乃止。”此说不可信,本诗内容与文君、相如的爱情波折并不相关。而据《宋书 •乐志》,本诗与《江南可采莲》、《乌生八九子》等同为“汉世街陌谣讴”。故《白头吟》乃是一首来自民间的诗作。王夫之曰:“《谷风》叙有无之求,《氓》蚩数复关之约;汉人乐府如此篇,何止‘三百’!” (引自黄节《汉魏乐府风笺》卷五)

――摘自《中国诗学大辞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