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友(加友) 发表于 2022-4-12 08:59:39

消失的报刊亭

【转帖】

报刊亭,一间在公共场合售卖报刊杂志的小型活动房屋,曾经是城市街头一道颇具书卷味的风景线。  一般来说,报刊亭会设在人多的地方,菜场附近,学校附近,车站附近,街头,巷尾,拐角处……随处可见的报刊亭总会给人一种想阅读的欲望。  记得那时,私家车还是奢侈品,很多人出门大多乘公交车。我也是。本来,等车是一桩挺无趣的事,如果车站旁有一个报刊亭,还有一个卖葱油饼的小摊子,那么,买一张热乎乎的饼子,再买一本散发着书香味的杂志,边吃边读,等车便也成了一桩闲适的事。  有时,走在街上,突然遭遇一场阵雨,环顾四周,几步远处有个报刊亭,连忙跑过去躲雨。自然不会傻乎乎地干等,于是顺手买一本杂志读读,便可解了等雨停的烦躁。  坐在报刊亭里的,多半是戴着老花镜或近视镜的老爷爷或者老奶奶,又或者是一对老夫妻。我曾经一度很羡慕那样的老年生活。想着,将来有一天退休了,我也去开一个这样的报刊亭。未曾想,我离退休的日子还远远的,报刊亭却早早地退休了。  我依然记得单位附近的那间报刊亭。主人是一个四十岁左右的中年男子,戴着一副眼镜,白白净净,斯斯文文。当时,我还挺纳闷,一般坐镇报刊亭的都是老人家,中年人是很少见的,连中年妇女都不曾见,更何况像他这样的壮年男子。直到有一天,看见那个男人拄着拐杖走出报刊亭,我才恍然大悟。

嘉友(加友) 发表于 2022-4-12 09:07:42

那时候,我也算是报刊亭的一枚常客,偶尔和他也会聊几句。

  一开始,我们像英国人一样聊天气,“哎,今天有点冷。”……后来熟了,便谈得更深入了。他知道我是个老师,我也知道他得过小儿麻痹症,这个病剥夺了他许多机会,但他那么喜欢读书,开这个报刊亭便是弥补了这个缺憾。

  有一回,我去买《故事会》,他突然很羞涩地说,这本送给你。见我惊疑,他翻开《故事会》,指着其中一篇说,这是我写的。

  他说,他一直在写,也一直在投稿,可是都是石沉大海。因为第一次发表文章,他实在太高兴了,忍不住跟我分享。我顿时理解了他的心情,都是一样喜欢写作却又没有什么天分的人,偶尔能发表一篇文章自然兴奋得很。

  我拿了杂志,真诚地说,我要好好地去读一读。他开心地直说谢谢。

  有很长一段日子,我没有再去报刊亭,因为智能手机开始兴起,里面啥都有,好看的东西实在太多太多了,我已经应接不暇。

  那天下班,我走在回家的路上,突然发现有什么不对劲,不由停住脚步。我用眼睛仔细搜索四周:咦?报刊亭呢?

  我像个傻子一样来来回回地走了好几趟,终于确定,那间报刊亭不见了。然而,又岂止这一家!我去市中心,发现也再难觅报刊亭的踪迹。偶尔远远地看见一家,跑过去一看,卖的不是报刊杂志,竟是香烟和饮料。心中甚是落寞。

  就这样,报刊亭消失了。但它留在了旧时光里,也留在了我心中。

  有一天书店会不会也这样消失?我的心不由一颤。不行,我得多跑跑书店,留住它!

  来源:钱江晚报人文读本版    作者:雨簌簌

嘉友(加友) 发表于 2022-4-12 09:33:15

报刊亭的消失,也使我想起了,我的一位报刊亭的朋友,那时,在我工作的单位附近,这个报刊亭,这个老朋友。我喜欢读报,为了照顾他的生意,我每天到他这里拿报,反正天天要上班,天天去拿报。有时不去拿,他会给我保留着。我们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他操着一口扬州话说:我不是共产党,我是国民党。还说:我每天要在座坑中40分钟。很多年过去了,报刊亭消失了,老伯老朋友还在吗?每天在座坑中40分钟,他成了我。

月雅湖 发表于 2022-4-12 11:01:19



这是当年帮邮政制作的太阳能报亭

觉民 发表于 2022-4-12 13:54:24

  报刊亭,一间在公共场合售卖报刊杂志的小型活动房屋,曾经是城市街头一道颇具书卷味的风景线。---这样的亭子多一些也是这个城市的文化象征,我挺喜欢她的。

大乌珠 发表于 2022-4-12 16:12:39

月雅湖 发表于 2022-4-12 11:01
这是当年帮邮政制作的太阳能报亭

记得你家不是曾经有过一个报刊亭的?但报刊亭并没有完全消失的,像大的车站、医院与农贸集市等人气旺之地,仍有它的踪影。

桥工涛哥 发表于 2022-4-13 21:56:29

我因为工作.生活都不在城市,与报刊亭没什么交集,但是报纸.杂志是必读品,或多或少,基本靠订阅,起码订阅了三.四十年了吧。自从06年上了互联网,反倒逐渐停订了各种报刊。信息来源基本依靠网络和电视,近些年又加上手机......

嘉友(加友) 发表于 2022-4-24 10:05:09

报刊亭,可以有。就如开书店一样,有位书店老板说:书店不卖书,它不叫书店,书店光卖书,那一定关门。就像她一样经营书店,经营报刊亭。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消失的报刊亭